3)第195章 统测集团的前世今生_因为我有钞能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但是,宝群实业始终表示他们和钱塘广赛没有任何关系,这也规避了要约收购。

  看到这里周昆还忍不住给刘建明点了赞,这手法确实鸡贼,一下子就节约了不少收购股份的成本。

  可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

  这天底下的事,只有想不想查的问题,而没有查不查得出的问题。

  2007年12月6日,某个不可言说的有关部门发出《关于要求统测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的通知》。

  既然上面的人发话了,刘建明这点小把戏就玩不下去了。

  于是乎,统测集团的股权结构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具体的过程有点复杂,而且似乎不适合公开传播,原版我也放在了群里。

  简单的概括下就是通过一些骚操作,刘建明把自己手头上的一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另一个人,包正梁,而价格仅仅只有500万元人民而已。

  要知道那部分股份在当时价值整整个亿人民币!

  价值个亿人民币的股份,区区500万人民就转让了,这背后的故事嘛,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虽然,在2009年后,包正梁减持了不少手中的股份,但一直到现在依旧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王峰在这里标注了一下,包正梁持股比例为%。

  而刘建明所控制的钱塘宝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是统测医疗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而这,也正是周昆的机会所在!

  虽然说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达33%以上的话,基本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被所谓门口的野蛮人恶意收购。

  因为他有很多种手段轻松到达50%以上完成绝对控股,在公司的一些事务上也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没有其股东的股份与他冲突的话。

  所以34%的股份也被称为安全控制线。

  在收购战中,33%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数字。

  如果收购方已经持有被收购方33%以上的股份,这场收购站基本可以说大局已定,稳操胜券,至少处于一个不败之地。

  按常理说来,刘建明是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控股权的。

  因为如果他发现被恶意收购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回购股份、发出要约等手段,轻轻松松把自己的股份提高到更加安全的一个比例。

  比如说51%,也就是所谓的相对控制线。

  甚至是67%,到达绝对控股线。

  当然前提是他手上有那么多现金来回购股份。

  但是凡是有因便有果,今日之果未必不是昔日之因。

  刘建明虽然有着%的统测医疗的股份,但是由于他当年钻空子通过一些不那么和谐的手段避开了要约收购,用极其低廉的代价拿到了st中燕这个壳,所以统测医疗在股权结构上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这就是统测医疗的股份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