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灭突厥,杨玉环前尘事(求全订)_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勘破,但此时的执念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于是,隔日。

  李隆基发布诏书,同意了寿王李瑁登基为帝,而自己为太上皇,仍居于紫宸殿,从此修道,不再过问世事。

  朝野上下虽对此大为不解,但亦无可奈何。

  反正大唐的太上皇多,不差李隆基这么一个。而李隆基崇尚道家,又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如今看破红尘,出家修道,似乎亦是情有可原之事。

  同时,有朝臣上奏,如今寿王李瑁登基为帝,理应册封武惠妃为太后,以全孝道。

  这两招组合拳下来。

  朝堂肃然,从而彻底沦为白贵的一言堂。

  对朝堂彻底掌控之后,白贵亦是急需威望再次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以大将张守珪、王忠嗣等人出兵十万,攻打突厥。

  之所以攻打突厥。

  一是演戏演全套,尽管突厥并未在今年进攻大唐的北境,但在战报上却有其事。二则是现在南诏、吐博已灭,大唐的对手数来数去,亦只有突厥人值得一战。

  从开元三年攻打吐博国开始,唐军虽连战连胜,但长达五年的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这是国战!

  民生皆疲,需要休养生息。

  而后白贵担任宰相,主修内政,未曾顾及外敌,所以大唐已经许久未曾大动干戈的再去打一场战争。

  不过……这次攻打突厥,白贵不仅意在借对外战争胜利稳固自己地位,而且还意在以此为机,大力发展内政。

  故此,这场战争不像是李卫公千里奔袭攻灭东突厥那般,以快取胜、

  这次攻灭突厥,打的是国力,消耗战!

  “大唐境内矿产丰富,士兵甲锐缺?那就开矿炼铁!”

  “本相原先不是开炉炼丹的时候,练出了黄色炸药吗?用此物开山采石练矿,务必使我军将士人人有甲胄穿……”

  “运输粮食,从巴蜀运到代北、运到陇西,十石粮食才能运到一石半……,这确实是个问题,秦时修建驰道和甬道,我大唐亦可借此修建驰道,此举利国利民……”

  “征发徭役,此举不可施为,虽天下民力除农事之外,时有闲余,但若久征徭役,必使百姓怨愤……”

  政事堂中,白贵处理政事信手拈来,一条条政令从长安发往全国。

  他深知,步子迈大了,会扯到蛋。

  所以这次攻打突厥就是一个由头,突厥就是一条扔到大唐境内的鲶鱼,有了突厥,他才可以找理由,让大唐的各行各业借此快速发展。

  一年,两年,三年……。

  大唐的百姓发现,尽管朝廷这些年没有用黄老治国,休养生息,反倒如汉武帝时期对战匈奴时那般大动干戈,但他们的生活非但没有穷困,口袋里的钱虽不多,但家里能留下来的“传家宝”也愈来愈多,比如铁刀、铁犁,还有身上穿的棉衣、家里的棉被,养殖的牲畜,都一天比一天多了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