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重续辉煌 中_大宋兵器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而是为了大宋的大强大,而是为了华夏亲人团聚!”

  说到这里,宋神宗的语调很是伤感:“自从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之地割让给辽狗后,燕云百姓就生活在水热火热之中,他们已经一百多年没有回到华夏的怀抱了。他们回归,大宋就是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要他们以回到华夏的怀抱为荣!”

  “官家圣明!”群臣已经明白了,宋神宗要趁这机会好好议议燕云之事。虽说眼下这时节议这事,有些早,应该庆贺才是正理。不过,燕云之事迫在眉睫了,打下来,收回来,不是为了表功,而是要治理好,不得不行呀。

  “朕读《汉书》,曾知卫青攻下河套之地后,消息传来,长安沸腾,群臣上贺,一时间,大汉朝堂喜悦不断。”宋神宗眉头一挑,意有所指的道:“唯有主父偃在上贺之余力主筑朔方城。汉武采纳,筑朔方城,在这里积蓄粮草、军械、饲养战马,为‘漠北决战’做好了准备。在当时,丞相公孙弘他们除了上贺以外,一计无出,唯主父偃高瞻远瞩,洞悉其中的利害,可喜可贺,朕也有一个主父偃!”

  说着,宋神宗打量着王安石的眼光中多了不少赞赏之意。

  主父偃,西汉名臣,一代奇人,在群臣只知恭贺之际,他提出筑朔方的策议,为汉武帝采纳。后来的汉匈战事证明了,这是一个极富远见的措置。若无朔方城为基,汉武帝要想进行“漠北决战”亦不可得。那么,就没有了“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样的传奇。

  宋神宗用此事来赞誉王安石,把王安石比作主父偃,这是非常高的赞誉了,一众大臣忌妒得要死。宋神宗自从登基以来,就没有如此赞誉过一个人。

  “啪!”司马光拍了自己一个巴掌,后悔不迭,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王安石出风头啦!燕云收复,使得宋神宗的帝位稳固,顺带的,也使得王安石的相位无比稳固。再有这事,王安石的地位谁能动?

  司马光的学识不在王安石之下,再有他这些年来沽名钓誉,贤名远播,若是首倡此议,一定是大为风光,他的风头就会更劲了。可惜的是,他竟然没有想到,要他不把肠子悔青都不行啊。

  后悔的不只司马光一个人,还有韩琦、吕公著。主父偃首倡筑朔方一事,就记载在《史记》、《汉书》中,他们都读过的,却是没有想起来。

  “嗯!”宋神宗特别欣慰,欢喜不已,道:“介甫所言极是。你们还有谁有好的见解?”

  该说的都给王安石说了,谁还能有见解呢?一时间,群臣只能闷声不作了。

  “司马光,你才名满天下,你可有说法?”宋神宗转过身,打量着司马光,目光炯炯。

  “官家,介甫所言实是有理。”司马光也没有高明的见解了:“还请官家早曰施行!”

  “嗯!”宋神宗凝视着司马光,久久没有说话。猛然间,眼里厉芒一闪,旋即叹口气,似是下了重大决心似的。

  司马光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狂跳。宋神宗那是失望,他什么地方让宋神宗失望了?隐隐的,他觉得很不妙,却是不知哪里不妙了。

  “苏轼,你是大才子,才名满天下,你说说看。”宋神宗的目光在一众大臣中扫过,最后停在苏轼身上。

  “官家,臣无话可说!”苏轼比司马光直接多了:“臣愿去燕云之地安抚百姓,还请官家准允!”

  “呵呵!”宋神宗微微颔首,道:“你这个大才子,要去燕云之地,诗兴一发,定有不少佳作!还有人要说?”

  在宋神宗的目光打量下,一众大臣个个闭口不言,无人说话。

  宋神宗目光转暗,大是失望,就在这时,只见蔡京上前一步,大声道:“禀官家,臣蔡京有本上奏!”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