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5章 清君侧_醉枕东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藩镇到两京,他一直积极制造各种层面的争端,为的就是寻找敲破大唐这个鸡蛋的机会。

  皇太弟监国,他认为就是这样的机会,以前他在背后支持安王、颍王,为的就是这个机会,可惜他们不争气,没达到效果。

  如今这个想巴结、巴结不上的齐王,却给了他打出“清君侧”旗号,堂而皇之攻打长安的机会,他如何会放过?

  刚才李奏拦住元枫,没让他继续说下去,是因为不止西面,东面的河中也出了问题。

  河内郡王李潭的舅父,便是河中节度使。查抄鬼市鬼仓,不但让李潭损失了一大笔钱财,甚至还断了他将来的财路。

  他恨李奏心狠。

  料想李奏又怎会不知,玩得起鬼市的,哪个没有朝廷背景?还搞出个“查谋反案同谋”的花招,让他们连转移财物的机会都没有。

  皇族得了皇权,难道就不能给宗族留条致富路?

  延州兵变口号是“清君侧”,这让李潭一晚上能笑醒三回:报应来得太快,只要李奏被砍了头,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只要鬼市还在,没了回洛仓,难道今后就不能有别的鬼仓?

  鄜坊、邠宁镇乱了,相邻的泾源、凤翔防冬途中,河中却按兵不动,京畿北大门同州关成了孤军。

  马车缓缓出了苏府,李奏的脸色恢复了肃色:

  朝廷里也并不是上下一心。

  他能成为皇太弟,靠的是团结沦为执行部门的尚书省,所以在推翻王守澄之后,他帮助尚书们重新获得决策权。

  六部尚书比相公、内侍臣们更接地气,他们考虑事情的角度往往更实在、可行。

  但这就损害了中书省、和现在代表圣上的门下省,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宰相们有些话说出来,一下就被尚书们挡回去。

  就像河东节度使病逝,让谁去接任这一事上,吏部尚书提议让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前去。

  但李宗闵却一心想将支持自己的令狐楚,调入京师,助他一臂之力。

  “天平军辖内连年大旱,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令狐楚敢于调富济贫,去年到现在,天平鲜有流民。有能力治理地方的人才,应该让他在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

  吏部尚书没考虑你的什么党争,而是摆出了他的理由。

  这些发生在李奏重生前的事,他记得很清楚。他直接拍板道:

  “好,就由令狐楚去接任柳公绰,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即刻上任。”

  这事让李宗闵耿耿于怀。

  没了王守澄,他便通过内侍中刘弘逸、外侍中仇公武,与瘫痪在床的圣上串通起来,用“圣意”来给自己加码。

  李奏没有强行阻断宰相与圣上的联系。

  他不是不知道,但他自认为事事谨慎,做的又都是利国利民、振兴大唐经济的事,他无愧于心。

  而圣上也知道李永还小,此时还需有人为他保驾护航。

  他对大臣的信任并不比信六郎更多,但他想让六郎栽个跟斗,借此机会给他套上些约束。

  宫里宫外,各怀鬼胎。

  圣令未下,下的是皇太弟谕令,这就引人遐想,藩镇都以观望为上。

  监国数月的李奏,四面楚歌。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