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1章 小方呐,干得不错(2更)_我的重返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紧皱成一条直线。

  谷雨跟刘惜也陷入了迷茫。

  陆薇语眉头皱起又放松,最后目光安静的看向方年,用微不可查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支持态度。

  感受到众人目光各种各样的含义,方年轻轻一笑。

  “不是没想过要前沿做什么,而是资金、各方准备还不够启动我的规划。”

  “这是我的问题,即便是出资支持建设西交大前沿院,也还是在做准备。”

  “换句话说,直到目前为止,前沿系都还处于孵化阶段。”

  关秋荷一挑眉,她明白了些许:“庐州200亿项目?”

  “差不多,还有其它规划。”方年没有否认,“我想叫它:偏爱。”

  稍微换了下坐姿,方年望向大家,道:“温秘说的其实不太对。”

  “小谷,你来说说看企业跟高校的常见合作方式是什么?”

  谷雨都不用考虑,很快回答:“企业需要研究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时,向对应实验室提交定向项目需求。”

  接着补充一句:“硕博阶段很容易接触到,优秀本科生也可以;

  数量多寡一看专业,二看导师人脉资源。”

  方年点点头:“对,更高一级的是共建实验室。”

  “前阵子我跟程潜学长刚好聊起了类似的事情,他觉得前沿项目这么做是在另辟蹊径;

  投入成本低、选择范围广,他认为前沿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应该不少。”

  听到这里,温叶下意识接过话头:“这样做还有一种好处,绕开某种潜规则。”

  方年不置可否。

  转而说道:“成立前沿社团,抛开创业资金支持那部分可能会带来收益外。

  实习部、资源支持等,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社团成员认同前沿文化,在前沿给出更优等的待遇情况下,让成员们优先选择加入前沿。

  这是一种被动型人才储备机制。”

  关秋荷彻底明白过来:“如果说前沿社团是被动,那你对前沿院这么上心,是要建立主动型人才储备库?”

  “没错,前沿院是前沿校园俱乐部的升格重点。”

  方年微笑道,“因为前沿院不是实验室,是按照不同基础科学研究方向定向培养人才的学术学院。”

  “在规划中,前沿将长期支出大额资金来落地五个左右的前沿院。”

  “关总,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不弯道超车吗?”

  关秋荷恍然大悟:“明白了!”

  接着笑道:“庐州200亿项目我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最后,方年总结道:“你们不用着急好奇这个项目是什么,只要知道,前沿院是前沿势在必行要介入的领域。”

  说到这里,方年望向大家:“根据现有信息重新整理资料,筹备下次跟西交大的磋商;

  尽力推动西交大更改规划,筹建出我提到的全部15个基础科学研究大项,筹建出不低于30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我是打算下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