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雨中的舟船_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衡山。

  五岳之南岳。

  《礼记》“王制”记载:“子祭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周朝“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后“五德终始论”盛行,五岳更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但衡山郡的衡山并非后世南岳衡山,而是被汉武帝改名的柱山的群山。

  这处山脉还有个名字:大别山。

  相约登山,自然不能只是登山。

  凡大山皆有神灵。

  当年会稽山祭祀出现的神奇景象,几位郡守可都记得清楚。

  只是这次登山显然没有那次会稽山祭祀的景象。

  唯一能够称得上神奇的,那只能是山外有半挂彩虹。

  这在夏日的南境并不罕见。

  离了郡邑,便是一片泽国。

  江水平缓,水泽密布。

  沿江而治初策在这复杂的地形中能否起到作用。

  扶苏心中不由得打了个问号。

  边阴雨又起。

  楼船内点起了炭火,并不是为了驱寒,而是为了去湿。

  阴雨是常态,坐在舟中的人已经习惯这样的气。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

  鄣郡郡守看着江水两岸茂密的草木,不由得吟了一句屈原的诗句。

  “你这老匹夫怎得也感怀起来?”

  “最近读了很多楚辞,看到这景象不知作何描述,也只有此句恰当。”

  “屈原在楚地受人追崇,读其诗却能了解簇民众心中所思。”

  扶苏将手中竹简放下,表达了自己对两人探讨的兴趣。

  九江郡守看向扶苏手中竹简,“轼为何还在看这竹简文章,秦纸做的书籍可已流行南境了。”

  “气潮湿,纸张易损。竹简不用考虑这些。”

  九江郡守顿时无言。

  “嘿嘿,这就不懂了吧,这才是爱书之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鄣郡郡守是越看越顺眼,觉得这位年轻郡守是真的很合自己心意。

  扶苏对这两位此时的斗嘴觉得颇为有趣,前几日在席间讨论时,两人差点没有打起来。

  要想治理郡域交错之地,辖域势必外沿。

  这些多出来的事情是需要人和财力去填补,这势必会有争执。

  好在新的基础已经打下,再往后的纠葛便都是事了。

  “佩服,佩服!”

  三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雨幕点点,船边有一人蓑衣垂钓。

  王离对垂钓兴致很好,在舟船上垂钓,不用挂饵。

  拖行的鱼钩上挂着诱导的羽毛。

  蓑衣下他神态专注,起伏的波浪间手中乎得一沉。

  “来了!”

  鱼竿弯曲起来,浪花在水上泛起。

  一尺长的鱼跃出水面。

  “又是一尾!”

  大江之上,这形如刀的鱼最是美味。

  鱼篓之中已有五六条,足够几人餐食。

  王离收杆后,见三人仍在舱内闲聊。

  话题已经聊到闽越之地。

  “东瓯虽已被收归秦域,但如今仍未设郡,不知陛下打算如何?”

  “快了,界碑已经补齐,东瓯郡也只是时间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