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对外的态度_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皇不打算花钱,这可是一大笔开销。

  但是建成什么样,得由大秦自己定。定然不能太寒酸,但是也不能由着那群蛮夷胡乱搭些帐篷。

  东胡王的毡房看似简陋,但其中也有匠人们的不少心思,成本可花费不少。

  “这算是一笔不的开支,陛下如今倒是节俭了不少。”

  秦始皇瞥了嬴腾一眼,“有的地方节俭有的地方便要豪气,外面的都是来大秦讨饭的,朕有必要供着他们吗?”

  知道了后世的史书,秦始皇对于来秦朝的使者有了明显的态度。

  他要让这些人清楚,大秦虽大,但没有一个铜板是多余的,想要更多赏赐,光带些珍奇玩意可不校

  谁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那片地方是不是满大街都是。

  等到影响扩大到足够远的地方,一定会看到不同的面容。

  有些事情,还是提前定下,以免之后标准不一。

  对内仁政,毕竟这些都是大秦百姓。

  对外当霸道,这个时代的外人,只认拳头。

  “另外,内史也可推行身份帖的进度了,这件事会在月报上刊登,给黔首们做好介绍。”

  照身帖的推行成果显着,清理后的咸阳城安宁了不少。

  这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他还是很期待明年的微服私访。

  送走两人,秦始皇站到了侧殿的巨大地图上。

  这份地图已经比之前更加详细,其中更改了很多山脉走向和河流位置。

  就连东侧的海岸线也有改变。

  这是在后世卫星图上做的改变,比之往常随意图画的舆图要详细不知多少倍。

  漫步在这处大地图上,秦始皇犹如站在大秦的土地之上。

  畅想着那里即将发生的事情。

  进入秋季,各地已经开始准备秋收。

  秦始皇比较期待两处地方的粮产,一处在长春郡,一处在蓝田大营。

  长春郡的秋收,会吸引更多的内地黔首前往东北之地。

  辽泽的改造需要更多人口。

  那里的富饶的生活场景,需要更多的人看到。

  同时针对东北各处部族的大会也将在秋末举校

  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聚首,有老农头坐镇,应当出不了什么乱子。

  蓝田大营里的水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插秧水稻,这是按照北方耕种条件,进行的实验。

  秦始皇期望这片稻田能有一个令他满意的收成,来年的水稻种植,便可以全面推行育秧插秧的方法。

  同时今年的秋种也将会改变很多。

  堆肥的方法,以及沟垄种植技术的推广,将会提高大秦农田的利用率。

  让土地地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沟垄之法自古有之,可是并没有彻底推广开来。

  有了报纸的传播力,加上曲辕犁的加持,这个方法可以很快推广至黔首之间。

  粮食的增多,将会刺激人口的增长,这点王守阳早已明。

  秦始皇推行新的身份帖,也正是针对这件必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大秦现有的土地是不够的,这便需要开拓更大的领土去承载这些人。

  有了后世的地图,也就有了方向,他知道那些地方是良田,那些地方注定荒芜。

  最先传来好消息的并非是这两处地方,而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北地郡。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