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肃王之忧_回到大明做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复制吗?

  朱桂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难度实在太大了,老朱是不会允许除了他之外有人再去建立一个情报机构的。

  而且,朱桂也实在是找不到人去组建锦衣卫,现在肃藩的文武大臣,虽然表满上对自己毕恭毕敬,忠心耿耿,但是朱桂知道,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看了朱元璋的面子。

  他自己要是组建个什么卫跟锦衣卫搞互相渗透,估计没有人敢担当这个重任,说不定他们还会被老朱发展成双面间谍,分分钟把自己卖了。

  毕竟他和老朱谁的腿粗这是显而易见的,谁也不是傻子。

  因此,现在即便是要搞情报机构,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搞,更不能设立官面上的机构,得找自己完全信得过的人去偷偷地搞。

  朱桂完全相信谁呢?两世为人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么天真了,不会因为某个人跟他喝了两杯酒,说了句殿下千岁就完全相信他,要是那样的话,自己被人家卖了估计还得给人家数钱。

  两世为人的朱桂骨子里只完全相信一类人——那就是把宝全都压在他身上的人。

  这样的人没有别的出路,而且跟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完全跟自己绑在一块,自然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而现在的肃藩,有这样的人吗?

  有是有,只是数量有点少,只有两个人——那就是他的两个小丫鬟绿萝和诗剑。

  其他的人,估计都没有把宝全都压在他的身上,李景隆就不用说了,他可是一直都心向朝廷的大忠臣啊,来到肃藩就是临时出个差,无时无刻不盼着赶紧完成任务回朝廷那个大暖炉。

  其他的文武官员心思估计也差不多,在他们看来,他们说到底还是朝廷的人,只不过是被朱元璋临时派过来辅佐一下肃王朱桂。

  别的不说,就说肃藩的文官一把手——王府左长史魏延嗣就一心想着在肃藩捞点政绩然后得到老朱的垂青,好回到京城弄个尚书、侍郎之类的当当。

  即便是朱桂托蓝玉要来的会宁侯张温此时也有这个心思,这也不能怨人家不知道知恩图报,谁不知道朝廷的大腿要比藩王的粗多了?

  你这个肃王说到底还是皇上封的,你还是皇上的儿子呢,你不也得听皇上的,我们听皇上的有什么错?

  朱桂对张温此时存这样的心思一点也不奇怪,当然也不生气,因为张温没有他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道将来老朱会怎么对他们。

  等到蓝玉案爆发后,他们就会知道是谁在罩着他们,他们只能生活在谁的卵翼之下,到那个时候,他们自然也就忠心耿耿了。

  当然了,跟朱桂利益一致的还有他的贴身小太监德清,古代主仆向来都是一体的,主子要是完了,你这个仆人肯定也完了,因为谁也不会完全相信别人曾经忠心耿耿的忠仆。

  但是,德清不识字,而且是个太监,朱桂此时是不敢用他的,老朱亲自写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还在皇宫门口立着呢,朱桂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