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三章 携手(上)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他面前从容不迫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但雷远的态度始终如此。

  诸葛亮总觉得,雷远与同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太一样。他谦逊有礼的外表下,隐藏着事事皆在掌中的强烈自信,换个角度看,便是常常俯视他人而不自知。唯独对玄德公、对诸葛亮本人,他又有一种独特的亲切和信任。

  今日诸葛亮在军议散后,又与玄德公单独密议了一阵,出来听说彭羕去了雷远府邸。诸葛亮是中枢中的中枢,时时刻刻都要平衡各方。此时他既担心彭羕果然说动了雷远,而使寇封执掌重权变得理所应当,又担心雷远对彭羕不满,进而对中枢的某些决定生出怨怼之意,顿时大惊。

  他又不愿刻意登门,与最近极受汉中王信重的彭羕明着打对台戏;于是连忙回府,带了诸葛乔出来,这才有个名义邀约雷远私下闲谈。

  彭羕心大志广,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会在雷远面前说些什么,诸葛亮很清楚。彭羕绝不会低三下四地恳求,而会危言耸听,不惜以制造中枢、地方间的裂痕,来迫使雷远退让。

  寻常为人下属者听到这种说辞,就算不信,也难免自疑,进而生出与中枢的隔阂。但雷远似乎全不受影响。诸葛亮既然邀约,他便跟上,诸葛亮轻车简从,他连一个扈从也不带。

  这种信任真不知从何而来,使得诸葛亮有些感动。

  此时,在雷远眼中,诸葛亮的眼睛反射着灯笼中的烛光,看起来格外明亮。

  雷远问道:“军师在看什么?”

  “续之的举动随意,却彷如卧虎。当年从容晏然的风度犹在,而英豪之气胜于往昔。”

  雷远微笑摇头:“军师说笑了,我哪来的英豪之气。”

  诸葛亮默然片刻,沉声道:“续之自然是英豪。当年我初见续之就知道,若非天下鼎足之势已成,你断不会跟从任何主君。若早生二十载、三十载,以续之的才能、心气,恐怕是要争衡天下的。”

  “哦?”

  雷远一时记不起初见孔明是什么情形,回忆了一下,才想到,原来是父亲雷绪受惊亡故,自家统合部曲,将要问玄德公要个说法的时候。当时庐江雷氏所部已经全体动员,人人都不惜蹈危赴险,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全赖诸葛亮巧舌如簧,才避免一场大乱。

  他摇了摇头,大概是当日自家的态度过于强硬,而使诸葛亮误解了么?

  他轻笑了几声,待要闲扯几句,抬头看见诸葛亮眼神灼灼地注视着自己,顿时又不屑于说那些废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徐徐道:“我们身处此等乱世,无数人自以为是英雄豪杰,纷纷起于草莽,争夺大权、大位;数十载下来,白骨曝于野,豺狼行于道,饿殍填沟壑,城郭变荒丘,而那些英豪们,现在何处?要我说,这天下间心高志大的英豪够多了,应该少一些才好……”

  说到这里,雷远忽然不知道怎么继续。

  穿越者的身份,给雷远带来任何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底气。早年间在灊山,生死悬于一线,很多事情根本不敢想,可后来渐渐掌握权柄,那些事情仍然不敢想么?想一想,又不会脱层皮,又不会有什么负罪感,雷远当然是想过的。

  但他同时也有此世的经历。他亲身目睹、经历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他对此感同身受,焦心如焚。他无法想象因为自己的某种意愿而延长这乱世,而加重亿兆黎民的苦难。

  必须尽快地结束这乱世,尽快重建一个属于中华的、强盛的王朝,什么王朝都好。

  眼下看来,玄德公和他的伙伴们很有机会,那么复兴汉室也没问题。

  至于雷远本人要在这个王朝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其实倒不特别重要。说他文青也好,说他虚伪也好,说他政治幼稚病也好,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