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9章 走王道的红利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还有没有需要你去“做榜样”的例子,都要依法依原则处理。

  这才是法治理念的根本,如果从政治和内部权力分配宪章、国际交往原则这些大事上都不守法,想看有没有敌人看见而决定自己的行为,那还指望什么小处能有常法?

  那不就跟韩非子的法术势那样,把术和势随时随地拿来用的纯功利主义了嘛。李素是要严格把法家的奸术从权力架构中拿掉的。

  天下没有完蛋,历史没有终结,现在天下没有其他新人要劝降,不代表华夏的范围就此固化了。

  只要未来眼界开阔、科技发达、殖民开拓,发现了新世界,你要不要劝降新人?

  所以为什么为了这点蝇头小利,非得把末降的人法理上应得的那点利益剥夺呢?

  (当然如果末降者有屡劝不降、最后是被军事打击打得不得不降才放下武器,以及其他恶劣情节,那肯定还是要依法严惩的。

  但李素的一切判定,都是有法可依的,就相当于对“坦白”、“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依然要分层分情况对待,区别其主观恶性。但这个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是否有下一次博弈,都当成还要重复博弈去处理。)

  所以,这一世对于未来投降的诸侯族人,不会判断谁是最后一个而额外加刑。曹袁孙家那些旁支,也不要有心理负担,任何时候想投降就投降,只要肯接受改造。

  此时此刻,朱治、吕范这些想要投降混个善终,最好还能保住官职的家伙,显然就是充分看到了前途,才肯这样帮着拼命死战。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朱治有一个错觉:他连当初为孙家卖命打仗的时候,都没那么拼。

  毕竟孙家的封赏兑现信用还不如刘备呢!刘备好歹是忠厚长者,对待来投靠的人,答应的条件都做到。

  李典被朱治死死咬住,一直没能及时回撤到合肥、并由淝水回寿春会师。

  这就导致还在巢湖口的曹休,为了防止李典撤回淮南战区的退路被断,始终死死守着巢湖口不敢让开道路,不敢让李素的船队大规模进入巢湖。

  同样合肥的刘勋也被拖住,不敢提前收缩向寿春的曹仁靠拢、坚壁清野。

  另一边,李素的军队已经清理完了曹休在巢湖口设置的重重障碍,正式对曹休发起了总攻。

  曹军各阶段的阻击部队,不得不因此陷入被各个击破的窘境。

  ……

  “子孝叔父之前让李曼成去皖县,不过是速战扑灭那些反复无常的吴狗!拖延了那么久不说,居然连撤都没法立刻撤回来?

  还害得咱和刘勋都不得不继续多坚守一段时间、给他确保后路!这李曼成还好意思算丞相麾下良将?

  对付李素诸葛亮不是对手也就罢了,连那些上了岸就不会打仗的吴狗都不能立刻击退,简直酒囊饭袋!”

  六月初五,当巢湖口水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