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5章 别说陛下没给你们进行哪项变法的选择机会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国家做贡献”,姿态很清高,最后认购额度也只是跟其他几大家族一样。

  李家、诸葛家、甄家、糜家,都是买了三个亿,刘备自己的内帑花了十来亿,加起来就有二十五亿了,最后十个亿分给关羽张飞鲁肃还有其他家里有豪商产业的家族认购。

  连刘巴杨洪这种激进的经济改革派家族都认购了一个亿,其他京兆韦杜、犍为陈氏、荆州蒯氏、还有几家荆南做南海交州珍货贸易的家族如董和等,凉州做贩马外贸的家族,包括马超家,都是捏着鼻子心怀狐疑各买几千万。

  ……

  刘巴苦口婆心劝诸葛亮要注意节约、真要是拉着十八万新兵按战时待遇去修河,朝廷一年起码又是五十亿以上开支,如果用了新的工具、耗材技术,可能还不够。

  一番激烈辩论之后,诸葛亮总算是被“说服”了,然后在刘巴的引导之下,把“府兵制”拿了出来。

  当然,诸葛亮提府兵制,肯定会另找依据,比如假托借鉴关东曹操的新“军屯制”。

  屯田制度刘备阵营这边也是不陌生的,早在辽东的时候,跟糜竺就用过屯田制安顿流民扩大生产。而且糜竺的“早期投资借贷”做得比曹操还好呢。

  毕竟糜竺这样的超级大富商,还是放贷起家的,大汉朝土地上就没有人比糜竺更懂如何放好高利贷。

  不过,曹操毕竟是原本历史上屯田制的正主,曹操弄屯田也有其独到创见,那就是前几年他发明了“军屯制”。

  跟后世的府兵制相比,“军屯”的区别只是官方主动组织生产,同时官方要给种田的人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这些早期启动资料的借贷。

  而后世府兵制这些都是一概没有的,朝廷不提供原始资金,区别则是府兵制下拿了朝廷的授田后、要承担的兵役义务轻一些。

  比如军屯制下一家人种了官府一百汉亩的田、拿了官府提供的这一百汉亩的种子、借给他们够种那么多地的耕牛和农具,他们这一家人战时就得出一个兵。

  府兵制和均田制/占田制的配合,可能要官府授田三百汉亩到四百汉亩、但官府不承担其他生产资料,然后也让你出一个兵。

  此刻,诸葛亮当然是早就跟李素商量好的了。

  所以他先描述一番曹操在关东大肆扩军、加强政府的基建能力时用的法度。然后说自己借鉴军屯制,想到了一种“不给百姓发牛、种子和工具的军屯制变种”。

  同时,这种变种也跟之前关西朝廷在巴郡板楯蛮和建宁昆明夷等地区使用过的兵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算是“蛮夷法汉用”,可以普遍推广到内陆各汉人为主的郡。

  总而言之,“历史依据”非常充分,细节也非常翔实,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然后诸葛亮指出:按照刘巴之前的说法,朝廷用募兵制修运河,钱肯定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