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5章 有兵无粮岂可冒进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得不说,荀攸、法正指出的问题,正是刘备阵营用计用多了的后遗症。

  哪怕哪一年你没用计,敌人也会每晚睡不好觉,偶尔噩梦惊醒怀疑是不是在憋别的坏水了。

  就像楼上深夜回家、脱皮鞋丢了一只在地板上、吵醒了楼下睡觉的。第二只鞋如果迟迟不落下,楼下反而睡不着了。

  在场谋士当中,只有诸葛亮暂时没有说话,但这不是说他忌惮师生身份不好指出李素的问题,而是以他对李师的理解,总觉得肯定是在别的方面另有安排了。

  刘备听完这些建议之后,初始还有些诧异,随后似乎是被提醒、把某些问题融会贯通了,抚掌笑道:

  “公达、孝直皆持重之论,是朕的问题。伯雅此番表谏,本就有两部分,另一部分是关于民生建设的,朕以为跟军略大计无关,所以没拿出来讨论。

  现在看来,伯雅所言,俱是为一个目的服务,或许是奏短论长,书不尽言了,还是众卿为朕解惑了。这样吧,你们先看看伯雅这部分对民生安排方面的奏请。”

  荀攸等人一愣,原来是李素的表章很长很多,有各方面的内容,刚才时间仓促,刘备只拿了一部分出来讨论。

  既然这些都是有关联的,刘备也不急于一时断章取义,就让宫中常侍取来茶点,让三人慢慢揣摩把李素奏言的所有部分都细细看完。

  诸葛亮对李师的想法更了解,所以他第一个看完,顺带着帮人解读。

  诸葛亮:“原来李师在指出‘河内上党河南均残破,明年不宜速攻袁氏’之后,还建议了‘应该在南线改善后勤、整顿道路,摆出因无法攻袁而改为主攻威慑曹操’。

  这一点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倒是确实把‘袁尚担心我们随时攻邺城,以至于想内讧都不敢’的后顾之忧,给解除了。一旦袁绍真的死了,这就能怂恿袁尚放开胆子大逆不道。”

  法正:“这要是真能做到,确实能怂恿到袁尚,可怎么保证做到呢?孔明贤弟你读得快,你就帮我们解读完算了。”

  诸葛亮已经吸收了全部李师的思想,看了一眼刘备,见刘备眼神鼓励,他就在君前侃侃而谈:

  “众所周知,关中之地被朝廷光复、休想生息建设,不过四年,凉州与河套光复,更是平均只有两年。南北有秦岭阻隔,所以北线我军与袁绍相持,之前靠的几乎都是关中的积蓄。

  太尉的十余万大军,保持战斗状态相持血战一年多,加上最后张将军和马将军的助战,关中从前年开始略攒的这点军需积储,已经消耗了大半了。我们以这个理由表态明后年无力再动几十万大军攻冀州,这是容易取信于人的。

  不过,敌人也知道,陛下的朝廷,从全局来看,物资是丰沛的,绝没有到无力再发动战争的地步。

  益州被陛下妥善治理达八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