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浩然正气皇甫嵩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西将军人马离京,不愿与之冲突,此后也从未想过要轻启战端。

  但如今诸侯已然讨董,天下已乱,董卓又杀废帝,罪恶弥重,天下已不可免要分崩离析,征西将军这才被迫拿起武器平乱,以求速战速决、复宁朝廷,请车骑将军明察、共襄义举,或者至少不要阻挠我们,为我们提供些军粮。蜀道艰难,汉中虽然有粮,但不可能靠散关道山路运出,必须借用长安存粮。”

  李素这番话,不仅是讲给皇甫嵩听的,也恰到好处让皇甫嵩身边一些心腹文官、将校、亲兵听见,为的也是收买人心,并且有个见证,让大伙儿都知道刘备的仁义,营造出了“其他人是主动拿起武器,刘备是被迫拿起武器”。将来出不了兵,要把锅推给皇甫嵩,也有那么多人见证。

  李素随便一眼扫去,就注意到好几个说话作证还算有分量的角色:佐军司马郑浑、都尉董承、王子服……显然,如今皇甫嵩麾下嫡系的文武幕僚,基本上都是后世的汉室忠臣,即使中间有加入董卓阵营,也是因为董卓掌握了朝廷的名义,被裹挟进去的。

  这些人既可以作为将来留在朝廷中枢作证的种子,又不会出卖皇甫嵩,确实非常合适。

  可惜,不管李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皇甫嵩果然还是拒绝了。

  “放肆!刘备莫非是得意忘形了,他身为朝廷征西将军,负责在刘焉公然抗拒朝廷调遣、割据自立后讨平刘焉,就当尽忠职守。其余诸事也是他过问的?

  当初董卓就是受朝廷之命讨平西凉诸贼,他是怎么做的?羌乱不能定,养寇自重,挟机入京,争夺己利。刘备若是也舍刘焉而入京师,与董卓何异?我皇甫嵩若是舍韩遂而入京师、失汉土而争私权,与董卓何异?

  我皇甫嵩为将一生,我皇甫一族世代为将效忠大汉,只知平定夷狄、藩屏汉土,不知朝政曲直!刘备若能幡然悔悟,于我并立为国效力抵御外侮,则我与他故交依旧,若想染指朝政,除非从我皇甫嵩的尸体上踏过去!”

  李素闻言,长叹一声。

  虽然他知道皇甫嵩会拒绝,但听到这样的措辞,他还是有些肃然起敬的。

  皇甫嵩这人的秉性吧,有点像德国人的军人传统:军人不问内政曲直,不为政客火中取栗,只为民族主义而战,只为抵御外敌而战。

  他有一种以军人为荣,看不起政客蝇营狗苟的道德优越感。

  被这么义正辞严一震慑,李素忽然觉得,似乎不讨董也没有比讨董的人道德制高点就弱。

  关键看你是为什么而不讨董,理由是否敲得响。跟皇甫嵩那样纯粹军人价值观的不讨董,一样掷地有声。如果是因为怯懦、胆小怕事而不讨董,那才可耻。

  “既如此,想必车骑将军是绝对不愿借我军军粮东进了。”李素叹道。

  皇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