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9章 发现一个屯田都尉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然后指着两岸的山坡:“我看这地方就不错。在这儿试点开荒梯田吧——

  以后你们选坡地也学我,要在江流由湍急转缓的地方。因为江流湍急的地方必然夹带泥沙、淤泥,到了平缓之处就容易沉积下来,就可以让百姓沿水流平缓处掏淤泥砌田平整土地。

  如今是开荒梯田的好季节,已经十月底了,秋燥最极点的时候,树木都没有水分,可以放火烧荒,把树去掉一些之后,把坡泥尽量找平,还不够平的就挖江边淤泥填平。”

  鲁肃他们什么都不懂,就是现学现卖,就吩咐按李素说的,先砍了一圈树,拖到要烧的区域中间,与旁边形成隔离带,然后才开始放火烧枯木。

  李素也不想惹得大火无法控制,造成不好的生态影响,虽然他有点多虑,南方毕竟还是比较潮湿的,山火也蔓延不了多远。

  烧了半天,露出烧黑的黑土地后,李素就回忆着后世地理博物馆和《霍元甲》电影上看到的梯田造型,手把手指点那些老农把一片黑土地做成两三个台阶找平。

  梯田也分两种,一种是旱田,一种是水田。

  后世云贵和浙闽一带的梯田多是水田,要种水稻的,那种砌起来特别费事,因为要做防水防渗,否则根本蓄不住水,等于是跟修游泳池一样用石块砌沿,甚至局部掺三合土黏缝。

  未来刘备如果打到南中,在牂牁郡、永昌郡那些地方搞梯田,因为那儿太南方不能种小麦,估计也得弄成这样劳民伤财的水梯田。

  不过现在还在汉中周边,比较北方,勉强可以种旱地作物,大不了产量低一点,就不费事砌防渗沿了。

  这么一算,开垦一亩新梯田的劳力付出,大约等于粗放耕种十几亩熟田的体力劳动。一个年耕百亩的正丁,如果把他全部的劳动力用来开荒,一年也就开出六七汉亩,折合后世两亩左右。

  如果只在这个冬天农闲季节开,那就是除以四,一个壮丁一季还开不到两汉亩。

  今天因为是有李素、鲁肃在场监督,组织大家共同劳动,有好几百个劳力参加,才在一天之内开出五汉亩、大约两个台阶的一块地。

  “太费劳力了,一个正丁如果种熟田,能养活五口人,现在来开这种荒,十五年才能开出养活五口人的熟田,怎么算都要很久才回本。”

  国渊比较会激励算账,他在旁边默默算了一下,就觉得李素这个办法还是不划算。

  李素拍拍他肩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的一石粮,意义不仅仅是一石粮,更是为了打通嘉陵江航运,盘活整个蜀地与外界的互通有无。

  十五年回本又如何,何况就算十五年回本又如何,蜀地如今人口四五百万,再增长下去,迟早跟外面闹黄巾一样,人多地少,有劳力也多出来没地可种,不如组织他们开这种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