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章 搜刮京师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多。

  所以只敢用最大义名分的姿态,先把确有把柄瑕疵的吴匡踢出局立威、削弱一部分京军力量,然后再只专注确保拉拢住张璋。

  就好比原本是个两百斤的胖子、一顿饭胃口有三斤时,可以把三斤的肉一次吃掉。但如果瘦到了一百二十斤,只能吃两斤。那只能把那块三斤重的肉先削弱切掉一斤,免得自己撑死。

  这天,朝中诸多原本就对吴匡不满、或者对何进生前庇护态度不满的朝臣,在董卓串联下,把“吴匡的侄女儿被刘焉聘为儿媳妇,吴匡跟刘焉有勾结嫌疑”的事儿捅到最上面,再结合吴匡救护何进不力,一起弹劾。

  本来么,何太后已经发话,吴匡如果只是保护何进不力,已不至于降职处分。但数罪并罚、旧事重提全部翻出来晒一晒,就彻底扛不住了。

  吴匡痛哭流涕赌咒发誓,又玩了一把负荆请罪以明其志,但都不奏效。

  最后,还是吴匡回忆起大将军活着的时候,那天他去大将军府上负荆请罪、结果大将军招来了李素对质,李素说过的那番“可以帮助吴将军洗清嫌疑”的谋划。

  吴匡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立刻主动向朝廷请奏:“愿意放弃大部分兵权,只带本部嫡系亲卫,随巴郡太守蔡邕、使中郎将李素一起去益州,在李素的监视下帮忙招降刘焉,并夺回自己的侄儿侄女,避免侄女被刘焉联姻,以明自己绝对忠于朝廷之志、绝无勾结刘焉。”

  当吴匡表示愿意放弃兵权自请外放时,董卓一派弹劾他的火力立刻就收敛了。

  董卓本来就是怕京军势大,先赶走一两个就好,他跟吴匡又没有深仇大恨,用不着往死里怼。

  甚至董卓后来对付袁绍、袁术时不也这么干的么——董卓把跟吴匡同为北军中郎将的袁术提拔为后将军,代价则是把袁术赶到南阳,想的就是“我可以给你们更多的利益,但前提是你们得走,不能留在京城碍手碍脚”。

  “给你南阳/渤海一套房,收回雒阳一张床”,这就是董卓处理京中反对势力的主要手法。

  最终,吴匡被允许带领本部亲卫一个营七百人,加上刚来的别部司马高顺的一个营七百人,加上心腹家丁、元戎从骑,共计一千五百人,被李素监督着带去益州劝说刘焉、自证清白。

  除了这一千五百人之外,吴匡在北军担任中郎将时的其他部下兵马,都被董卓系和留任的张璋瓜分了。吴匡本人的官职,则从中郎将级别处分为“步兵校尉”,降了半级,沦落到跟赵云并列。

  丁原想过保住吴匡,可惜吴匡自身黑料太多,公事公办都保不住,只好眼睁睁先看着这一部人马被蚕食。

  不过,处分归处分,吴匡毕竟是刚从中郎将罚为步兵校尉的,他的兵出京办事时,理论上当然可以开朝廷武库拿取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