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 暗物质是不存在的!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与生命科学或许有着某神秘的联系。

  在研究自然规律、宇宙奥妙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和e有关的例子,没有人会单纯认为,仅仅是一个巧合。

  现在赵奕发现了e在粒子和空间关系中出现了,得出了确定结果的时候,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正常。

  e,太神奇了!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倍率,比如2、3或者,等等,知道测定结果就可以了,就像是万有引力常数G,G被准确测定为×10N·m²/kg²。

  只要测定了准确数字,再应用常数去计算就可以了。

  e,不同。

  为什么粒子压缩e倍,恰好达到对抗空间吸收的临界值。

  这肯定不是巧合。

  赵奕对e产生了弄好的兴趣,他很确定倍率是e,肯定和粒子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和空间的关系有关,甚至可能牵扯到粒子的形成方式,绝对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可惜,想要研究出‘为什么是e倍’,暂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粒子,太小了。

  粒子的组成到现在也只是推测,哪怕是赵奕完成的理论,有关粒子组成的部分,依旧也只能归在数学推测上,他建立了非常完美的粒子结构数学体系,但就算是因果思维能力,都无法给出是否正确的答案。

  所以,研究为什么倍率是e的问题上,也只能以数学方式去进行一系列解析,却无法找出具体的原因。

  “这大概就是以后的方向了吧?”赵奕长叹了一口气。

  在科学的研究上,研究的越是深入,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想要完全破解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完成更多的解析。

  现在赵奕就开始做这件事,根据倍率e完成一系列粒子和空间关系的解析,并经过十分复杂又美丽的数学推导,最终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逻辑闭环,不一定说明是正确的,也许单纯只是巧合,也许是截取‘完善逻辑’的一部分,但通过一系列的解析,他得出了另一个粒子被压缩的倍率数字--

  e的π次方。

  这个数字就很有意思了。

  “e的π次方,也太巧合了吧?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难道是,e的π次方倍率位置,是另一个临界值?”

  “应该是这样。”

  “所以当粒子被压缩达到e的π次方倍率时,就会主动释放Z波,产生对空间的压缩效果?”

  不对!

  之前赵奕认为粒子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反过来吸收空间,而方式就是释放Z波。

  现在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构架、计算,赵奕改变了想法,他发现但对的粒子构造,内部再复杂也不可能形成释放Z波的闭环,反倒是和反重力研究中,光子被空间吸收贴近,但同时粒子的能量又不会被吸收。

  两个逻辑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有些怪异了。

  “也许是这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