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六章 自我即地狱_盗墓长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六章自我即地狱

  这个人的名字应该很有名,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而且我在先前也提到过他,那就是曾经做过福建知府,并且终其一生都在武夷山上渡过的那个人,就是朱熹!

  他是南宋的思想家、教育家、风水家,他提出了理学这样的概念,将道教的思维体系更加的更进一层楼,进而延伸到大道不止在圣贤书中,更在世界万物,天上的星辰,地上的杂草,这其中都有道,都有理,基本上算得上是他理学的核心思想了吧。

  而且他本人对于风水的钻研也是有着很高的高度的,这一点从这个墓穴的选址就可以看得出来,张倾城一路上对于这附近的风水无比推崇,就能看得出来这一点。

  不是我突然想到了这个人,而是刚刚我恍然之间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关于他的介绍。

  他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他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他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他讨论了时间的无限性,以及坚持万物都是一分为二,如此才能达成平衡,仔细想一想,这和我们先前进入的那一堵墙是何其的相似,一边是虚的,一边是实得,虚虚实实,但是却能达到完美的平衡,这不就和他说的结合上了吗?

  看来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坟墓,那武夷山留下的朱熹坟墓,其实不过是假的而已,我有点兴奋也有点恐慌,兴奋是觉得自己发现了历史的真相,然而恐慌则是觉得,这墓穴内如今发生的种种不寻常的事情。

  禁忌之门已经打开,无知者的幸福到此为止了,时间首尾相连,世界的背面与表面交错,但是却没有出口。一本书,一个墓室,爬满了无数双眼睛,每一双眼睛,一个世界。与理学所创造出的魔鬼战斗,我终于也成为了魔鬼。我不断的研读着这句话,不难从其中感觉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大概是这样的,他在对理学的研究中发现了惊人的真相,这揭露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这远远超过那个时代所能够理解的范畴。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研究出了什么,很有可能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其中的怪物,而我们先前所见到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