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章 与杨士奇的对话!_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弘壁此刻正兴致勃勃地巡视着考场。

  毕竟这事儿多新鲜啊,亲眼目睹举人考试,放在后世压根就见不到!

  他一边走,还一边不时地查看这些考生的稿纸答卷,忍不住啧啧称奇。

  不得不承认,这些敢来参加会试的举人考生,那都是有着底子在的。

  一个个都是举人,正儿八经的有功名在身,远非寻常书生可比。

  此刻李弘壁巡视的是南卷考场,他着重看了一下国子监这十五名交换生,包括三小只等人在内。

  总体而言,情况很少不错,这十五名交换生都在认认真真地答题,甚至可以说是奋笔疾书。

  事实上,不是杨士奇题目出的太简单,而是丘松、顾兴祖等人作文章的水平摆在那里。

  经过大半年的艰苦特训,他们早就养成了肌肉记忆,对八股文烂熟于心。

  如何破题,如何承题,如何起讲起股,如何入题……八股文这九个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简直不要太熟,眼睛一扫就知道该怎么作文章了。

  是以这些国子监学子有着充足的底气和自信,直接在这答卷上面作答。

  但他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他南方士子却是不行。

  毕竟现在还是永乐初年,可都还没形成八股文定制呢!

  八股文这玩意儿要成化年间才最终定型,题目范围限定于四书五经,出题的时候,从四书五经的某部当中选句话作为题目。

  题目的长短不一,有单句题,有多句题,多句题中包括一节、二节不等,甚至是全章,还有合题,就是李弘壁之前让三小只练习的截搭题。

  所以,单论作八股文的水平,这些南方士子自然远远比不上丘松、顾兴祖这些国子监学子。

  再者李弘壁又故意进言搞出了一个交换生策略,让杨士奇将曾棨、杨相、周述这些南方士子中最顶尖的江西才子,全部扔去了北卷考场。

  没有这些家伙挡路,丘松、顾兴祖等十五人,是有很大希望直接霸榜的。

  李弘壁正闲逛着呢,恰巧遇见了同样正在巡视考场的杨士奇。

  眼见天色不早,一旁也没有其他人注意,杨士奇就拉着李弘壁来到了一个僻静角落。

  “恩公,上次提携之恩,士奇一直未曾向恩公道谢,还请恩公恕罪!”

  话音一落,杨士奇就要躬身行礼,李弘壁急忙伸手扶住了他。

  “什么“恩公”不“恩公”的,士奇兄言重了,弘壁只是不愿见到士奇兄这等贤才被埋没罢了。”

  “你我二人当为知己,不必如此多礼。”

  杨士奇闻言愈发感动不已,眼眶都有些发红了。

  这才是真正的高风亮节啊!

  不居功不自傲,待人如沐春风,诚乃君子也!

  “弘壁大恩,士奇绝不会忘!”

  杨士奇斩钉截铁地开了口。

  仕途提携之恩,可是恩同再造!

  他杨士奇只是不擅长表达了,选择将这份恩情牢牢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