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_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帅帐里面。

  朱棣正与众将议事。

  主题无非就是那个鬼力赤大汗!

  一场靖难之役,大明王朝乱成了一锅粥。

  而与此同时,漠北草原上面各大小蒙古部落也没有闲着,互相攻伐厮杀混战不休。

  现如今,漠北草原上面,主要盘踞着三个蒙古势力。

  一是由黄金家族嫡系掌控的蒙古本部,大明朝廷对这部落赐予了“鞑靼”的轻蔑称呼,毕竟北元朝廷都已经被摧毁了,再沿用北元这个称呼就不恰当了。

  二则是自蒙古分裂而出的瓦剌,瓦剌虽没有曾经黄金家族一统中原的辉煌,但历史却更为悠久,实力也更加稳定而强大。

  最后就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兀良哈部落了,也就是大明对北元投降者的安置地。

  此刻鞑靼部落冒出来了一个鬼力赤大汗,还试图恢复东部蒙古故土,这是大明王朝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因此朱棣下令举行这次校阅演武,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士气,另一方面也是趁机与诸将商议,定下一个章程,是否出塞北伐鞑靼!

  作为一名杀伐果断的铁血帝王,朱棣自然不能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更何况是和大明有着血海深仇的蒙古本部!

  所以他想着在鞑靼还未崛起之前,趁着大明王师如今士气如虹,直接出塞讨伐,给予其雷霆一击!

  而且,此刻出兵,对老二而言,将会是一个大好消息。

  但是,大明内部的局势,眼下并不适合出兵。

  相比于外患,大明内忧更甚!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还是想听听一众将领的意见。

  不出意外,大部分将领都支持出塞北伐,讨伐那个不听话的鞑靼部落。

  但有少部分将领,却是表达了反对态度。

  这批人里面,以成国公朱能分量最重!

  朱能是眼下永乐朝廷的牌面人物,无可争议的三军统帅。

  他要是带头反对,那这仗自然就打不起来了。

  之所以反对出兵,朱能是基于大局考虑。

  新朝初立,内忧尚未解决,自然不是出兵北伐的时机。

  说得直白一点,你朱棣现在屁股都还没坐热呢,就想着出兵北伐了?

  那万一吃了败仗,影响到你这位皇帝陛下的威望,这个责任谁又负担得起?

  而且靖难之役刚刚结束,百姓苦于战祸久矣,朝廷接下来应该修生养息,发展民生,而不是再妄动兵戈,不然大明可能会悬了。

  所以朱能坚决反对此刻出兵北伐。

  不得不承认,朱棣确实是有点穷兵黩武的意味,或者说有着好大喜功的天性。

  他迫切地想要文治武功,来证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所以不愿错失任何一个机会!

  然而朱能都带头反对,朱棣也有些无可奈何,只能压抑住了内心的那股冲动。

  正当这个时候,丘福走进了帅帐,还带来了勋贵子弟的策论答卷。

  此次参考的勋贵子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