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战车(求打赏订阅)_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材高壮的秦国成年男子,就可以想象出战场上敌我交锋,鲜血淋漓的场面。

  随后这些将士又亲自带着扶苏去看了秦国的战车。

  秦国的战车,也和秦国的礼仪一样,基本上都是仿照周王朝逐渐继承并且改进而来的。

  三千年前,牧野之战中,周联军能够以少胜多、大败商军的关键,靠的就是战车。

  周朝的战车,战车上三名将士分别守前左右三个位置,中间为驾车的御手,左侧是主将手持弓箭,右侧是护卫,手持三米长的戈或矛。

  三米长的戈或矛,只要护卫旋动手臂,便可以一口气连伤数人。

  战车在四匹马的拉动下,时速达到每个时辰一百二十六尺。用现代单位换算,那就是每小时21公里。

  就是这个速度,已经赶超了当时一战时的坦克。

  马本来就是脾性暴裂,蹄肢十分有力,非常容易伤人的凶残动物。

  只是后来才慢慢被人驯化。

  可是只要跑在草场上,时日渐久,人的个性都会被养的狂放不羁,更不要说是天生喜爱的自由的骏马了。

  这就是为什么战车用马而不是用其他动物牵拉的原因,一个是速度够快,一个是马本来就是凶暴的动物。

  在混乱的战场上,四匹骏马牵拉的战车,可以将步兵如野草般碾压。

  冲锋陷阵,冲出道路,都要靠战车。

  战车可谓三位一体,马本身就是凶暴的动物,一马蹄下去,直接能踩地人脾脏破裂。除此之外就是人,战车上的士兵,光是驭手,要驯服一匹身强力壮的马,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驾驭四匹马,让他们往最危险的地方冲。

  这就需要驭手丰富的经验,以及和骏马的配合。

  再就是战车,周代的战车车轴两段还装有车軎。用于防止车轴脱落,保持车战队形,还暗藏杀机。行进中的车軎,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划开人的大腿。

  以车軎的高度,长矛的距离,四匹战马并排奔驰,凡进入战车范围之内的,几乎没有完完整整进去,再能完完整整出来的人。

  而经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了战末,秦国已经把战车做到了天下第一流。

  到了秦朝时,弓箭已经被秦国先进的弩机取代。

  弩机速度快,后劲大,杀伤力极强。

  而秦国作战经验丰富,在不仅在技术上面升级了战车,而且升级了战术。

  在没有步兵配合时,每八乘为一行,二行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行为一队。

  当有步兵配属时,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基层单位,六乘为一组,十八乘配备指挥车一乘为一队。

  但是秦国的战车仍旧采用三人型,前方由四匹马操控,一人驾车,二人在车上攻击,这两人分工明确,一人持戈,一人持弓,远近结合的黄金组合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在春秋战国时期,往往一个国家的战车,就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

  为了确保秦国始终技术领先,所以秦国给自己的战车配备的车轮都比较大,有1.2米到1.3米左右直径。

  车轴大,车身坚固,可以奔走驰行的时间就久,损耗也会变少,车上负载的兵器、备用甲胄也多。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