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5章 减免赋税_重生周隋之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减免赋税

  孙安祖的处境并非个例,正是因为百姓得田越来越少,但租调却维持不变,均田令也从善政成了恶法。

  分配20亩的田,缴纳140亩的税,百姓们都在想法设法逃避授田缴税。

  杨坚也早就察觉到了这一现象,只是他采取的办法并非调整赋税,而是对逃避人群重拳出击,这便是开皇五年推行的输籍法。

  核定民众的年龄,将他们的信息登记造册,年满十八岁,甚至无需他们主动申请,官府自动会为他们授予田地。

  时间就这么过了七年,来到开皇十二年的时候,北方的人地矛盾已经达到不容忽视的程度。

  一方面是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

  另一方面,同年八月,主官库藏的官吏上奏:

  “国家的府库已经全堆满了,以至于财物没有地方存放,只好暂时堆放在府库外的厢房。”

  杨坚大感惊奇,此前无论是伐陈,还是平定江南叛乱,他都发下去大量赏赐。

  尤其是伐陈一战,动员五十二万大军,民夫更是不可计算,这么大的消耗,不说国库空虚,怎么也不至于府藏皆满。

  更何况自己可是一位爱民的仁君,打的就是轻徭薄赋的旗号,国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的收入。

  实际上,如果按照均田令,每户实授140亩土地,隋朝也确实称得上薄赋。

  但若是以20亩的土地,来承担固定数额的赋税,则属于是课以重税。

  杨坚固然小心眼,同样听不得劝,但他有一点好,爱名声。

  在八月中旬,也就是征收秋税以前,杨坚下诏:

  “财富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为河北、河东两地的百姓减免三分之一的田租,府兵减去一半的田租,为他们尽数免除户调。

  但有且仅限于今年,也就是开皇十二年,属于治标不治本。

  政令颁行河北、河东,民众无不欢腾,别管明年怎么办,至少今年能过一个好年。

  而孙安祖早就背上了行囊,前往安平县碰运气。

  房玄龄陪着崔澈在厢房下棋。

  崔澈是个臭棋篓子,但守孝期间不得赴宴,不得观赏歌舞,不得在人前游戏笑谑,总得找些事情打发时间。

  房玄龄落下一子,疑惑道:

  “圣人既然知道民生多艰,为何不趁势改革税制?”

  崔澈正专注考量着棋局,听得房玄龄发问,他不假思索道:

  “圣人是位雄主,要做大事业。

  “嘴上说宁积于人,无藏府库。

  “心里想的却还是财富宁积府库,无藏民间。

  “做什么事,都得开销,怎么可能真的改革税制,减少国库收入。”

  房玄龄若有所思。

  二人对弈,棋逢敌手,相较于崔澈,房玄龄显然更为辛苦。

  既不能让崔澈输得太难看,也不能放水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