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激烈的竞速赛_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断头崖”难度的障碍上。

  因为这个道具的难度严重超标,所以大赛组已经在商议要不要进行处理。

  只不过是在“修补”和“移除”上产生了争议。

  裁判组支持修补和移除的人数一样多,各执一词。

  一边认为选择修补这处障碍对前面因此被淘汰的选手不公平,移除就更不公平了,所以建议不要动这处障碍。

  另一边则坚持这处障碍不符合四星赛道的难度,如果不及时处理,赛后一定会有选手投诉。

  因为人数相同,关于这处障碍的处理办法就被搁置了下来。

  或许,每一位裁判都在观望,四星级的选手是不是无法处理这个障碍?究竟是赛道的问题还是选手的问题?还有没有更多的选手能够冲过去,顺利完成?

  最后是总裁判说:“等单板的1/4结束,再做决定。”

  如果杭峰能够顺利通过这处难度,能够通过和不能通过的选手就2比2平,也就说明选手的自身能力可以弥补赛道的难度过大问题。

  此刻。

  杭峰并不知道,在那架飞临头顶的无人机后面,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

  杭峰还是男子单板小组赛里,第一个选择这条路线的人。

  前面已经比完的两个小组,不知道是因为提前知道了这条路线难,还是已经放弃晋级了,几乎都是以跟滑的方式滑在中间难度简单的赛道。

  杭峰还是第一个闯进这条路线的人。

  在他做出选择后,无人机第一时间就锁定了他。

  裁判们在镜头后面,看着他挑战圆形巨石,潇洒飘逸的一个大回转,看着他速度不减的来到“断崖”雪包的前方。

  捏了一把汗。

  这是杭峰吧?是不是太虎了一点?

  一点减速的动作都没有就往前跳,就不怕在自己看不见的前方,跳进坑里?

  而前方,确实是个坑。

  这样深的雪坑,即便是在野雪挑战赛的赛道上都不多见。

  落地的位置与后方的跳台落差本就超过一米。

  又因为前面选手砸出的坑洞,雪坑下陷30厘米左右。

  凌乱的积雪裹着沙土,凌乱地堆积在雪坑下方,还有拳头大小的冰块在当中如尖刀般矗立。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环境。

  即便是擅长跳跃技巧的“跳台滑雪”和“坡障滑雪”选手挑战这个障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恐怕都很难完成。

  杭峰的滑雪主项只是“u型池”,应对跳跃之后的坡面技巧,肯定会有所不足。

  在坐的裁判可以不需要知道所有参赛选手的能力,但杭峰……他们都详细地了解过。

  一名“u型池”的运动员,能不能顺利完成这处更倾向于“坡障”和“跳台”技巧的障碍呢?

  滑到障碍前的杭峰没有丝毫的减速,他甚至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速度,而将身体压了下去。

  有点像滑板速降压风的姿势,但没有那么标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