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问名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常理说,出了徐家这档子事,肯定要消停一段时间,等风声过去了再说。可谁也没想到武英殿的旨意,说下就下,这让那些吃瓜的勋贵,有些应接不暇了。

  东宫遣驸马都尉-工部左侍郎-李祺,持雁向西平候府行“采择之礼”。并商定大婚详则,及定于半月之后,行问名之期。

  西平候府正堂,赐婚专使-常茂,副使常升、常森,与礼部、宗人府一众官员,拱手而立。西平候-沐英,率沐春等四子跪于堂中,举笏听诏。

  诏曰:西平候之女-沐氏,身于鼎族,教自华府,两仪合德,万物之统,以听内治,必恣令族,重宣旧典。今遣使持节-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右柱国-郑国公常茂以礼问名。

  诏毕,沐英举笏,恭声回道:“使者重宣中制,问臣名族,臣女-婕,臣沐英与先妇冯氏所生,先臣-亲军都指挥使-赠特进荣禄大夫、郢国公-冯国用之孙女。”

  按礼大婚采用的是《周礼》主要步骤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问名之后是纳吉,也就是“过大贴”也称为“通书”,实际就是订婚的意思。

  驸马都尉-李祺,也趁热打铁,在问名之后,即行交换生辰贴。是显得有些急了,可这是太子的意思,臣子们就是有疑虑,也是要照着办的。

  大礼结束后,沐英在府中摆下宴席,请常茂三兄弟及李祺等一干媒人、礼官。冯诚带着沐春、沐成兄弟也是前后张罗,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得招呼好了,给沐英留出足够的空间。

  此时的沐英是红光满面,身体那点小毛病,也随着这桩喜事消失的无影无踪。过去,他是皇帝的义子,太子的义兄,地位虽然尊崇,但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

  别看他提调云南军政,驻守西南国门,起居八座,开牙建府,风光无限。可义子终归是义子,一旦太子之后的嗣君,对沐家的忠心产生了疑虑,那他们家的富贵就到头了。

  现在好了,他的女儿成为了太孙妃,沐家三代无忧矣。心中大定的沐英,也是铆足了气力,与常茂、李祺推杯换盏,来者不拒,总之喝倒了不算完。

  “老沐,咱们兄弟,自小在军中长大,众弟兄中你最年长,所以你是大哥。”

  “可打今儿开始,咱们就不仅仅是兄弟了,还是儿女亲家,关系更胜从前了。”

  借着酒劲儿,常茂得敲打敲打他这个老兄弟。隐喻意思说:虽然太子与太孙是父子,但东宫是东宫,南宫是南宫。

  沐英心里得有数,在效忠太子的同时,也得多多关照自己的女婿。太孙还年轻,根基单薄,可不得多多依仗他这位手握重兵的岳丈。

  从前呢,太孙还小,说什么都是早的;可现在他长大了,而且要大婚了。他们这些做长辈的,必须得帮他想的齐整一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