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庞统,徐庶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得像生离死别一样,就笑着说道:“大家也不用伤心,文始兄这是去许都赴任,又不是去赴死,何必那么哀愁呢,要祝兄长前程似锦才对啊。”

  “这倒也是。”

  王粲擦了擦眼睛已经要流出来的泪水,强自露出笑脸道:“文始乃是去许都赴任,没必要那么伤感。对了阿晨,你何不也作诗一首送别文始?”

  “让我想想。”

  沈晨说道,他低头思索,四下扫视,做苦思冥想。

  周围几个人都看着他。

  他思索了约半分钟,没什么头绪,抬起头,忽然远远地看到了城东北郊外的平原,心里顿时就有了主意。

  “有了。”

  他说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唔。”

  王粲挠挠头道:“诗倒是不错,可这不是在为文始送别吗?”

  沈晨笑道:“还没完呢。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襄城。今送文始去,萋萋满别情。”

  后世很多人上小学学白居易这首诗时,只知道前面四句。

  但实际上那是编小学教材的那帮人删减过的,他们只保留了前四句,并且把原来的诗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改为《草》。

  这让白居易也想说声:草。

  或许那些编教材的人是觉得这样做能向小学生们传达一个观念——人得像野草那么顽强生存。

  然而这就脱离了白居易原来的意思,成为了歌颂生命的诗句,而不是送别诗。

  “好。”

  王粲眼睛一亮,顿时叫好道:“以野草之盛,告诉文始前途即便有坎坷,也终究会过去,这诗中确实充满了一种向上的精神。”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士孙萌也赞道:“这种境界令人向往啊。”

  沈晨谦虚道:“我也是看那野草顽强生长,才有此感念。”

  “多谢阿晨赠诗,我将一直会记得。”

  士孙萌拱拱手,然后说道:“诸位,就此告别吧。”

  “它日再会。”

  “它日再会。”

  众人与他道别,士孙萌上了船后,在船舷上向他们招手。

  王粲等人也一直看着,等到船只消失在了波涛茫茫的汉江江面,向着远处隐藏于雾色中的樊城而去后,才准备离开。

  而就在此时,来来往往的襄阳码头上,又有一艘新的客船到岸了。

  本来这也正常。

  襄阳在汉代虽说被称为南蛮之地,比如王粲就在自己的《七哀诗》第二首当中写道“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但不管怎么说,中原大乱是事实,南方现在兴旺也是事实,每日进出襄阳的人数以千计。

  码头上人山人海,新到一艘客船,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然而那艘船恰好停在了众人不远处,王粲随便扫了一眼,忽然看到了从船上下来的一个面容普通的少年人,顿时高喊道:“庞统。”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