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伐!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武五年初,经过小半年的时间,诸葛亮彻底平定了南中。

  南中七郡,各地夷王皆表示臣服。

  诸葛亮便又在南中待了一段时间,颁布夷汉之间的法律,效仿沈晨在凉州一样,对汉夷一视同仁,且与夷人互惠互利。

  不过与凉州不同的是,沈晨那边则是夷汉同治,而诸葛亮采取的是夷人内部自治。

  原因在于地方不同,政策自然也不一样。

  凉州虽多山,但平原地区也多,羌胡都生活在大草原上,居于深山老林里的部落还是较少,更容易进行直接统治。

  反观南中夷人,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部落非常多,且地形偏远,不似凉州那样靠近关中,在地缘政治上与中原相距太远,也不容易进行直接管辖。

  所以在汉朝不能够大力发展南中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让夷人内部自我管理,汉朝只需要南中的大城市控制权以及物产资源就行。

  等到章武五年年中,诸葛亮才班师回朝,留下李恢为庲降都督治建宁郡和兴古郡,张嶷为越巂太守、李光(陈情表作者李密的祖父)为朱提太守、马忠为牂牁太守、王伉为永昌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镇守南中。

  此时已经是公元225年,当初沈晨提出三年休养,然后是在章武元年末,章武二年初实行。这样等到章武六年初的时候,南方的季汉朝廷,将正式开启北伐的道路。

  事实上当诸葛亮回到襄阳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一股异样。

  襄阳城还是像往日那般热闹,城北的码头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的货船从货栈里将货物搬运到船上,然后进行南来北往的贸易活动。

  但诸葛亮却发现今天码头虽然依旧繁华,可码头工人们大多都在搬运用麻布织造的麻袋。

  汉时即便是麻布也非常珍贵,是底层百姓的衣着来源。

  唯有一种情况会用麻袋。

  那就是官府用于囤积粮食和物资的时候。

  所以这些人搬运的是目前官府囤积在襄阳的备用粮食,看船队出行,也确实是往北面淯水方向而去。

  诸葛亮召来负责管理码头的官员才知道,现在朝廷确实正在通过淯水往宛城方向运送物资,并且原本留守于南方的部分兵马,也渐渐向北移动。

  一旦开战的话,南阳的兵力肯定会大规模入侵河南,到时候南阳和襄阳等地兵力就会空虚,因此把南方的兵力北调也很正常。

  “看来陛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诸葛亮在前往皇宫拜见刘备的时候,在马车里对马良说道。

  马良说道:“陛下三年前刚刚立国不久,就想要北伐,还是骠骑将军劝住,这才没有即刻出兵。眼下经过三年修养,国殷民富,自然想要出兵了。”

  “嗯。”

  诸葛亮点点头,沉声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陛下深虑长久待在南方对于王业不利,且他年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