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9章 钓鱼成功,荆州剧变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对于天下的局势来说,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刘备在西线战场因为缺少精锐主力,以及粮草运输等问题,在僵持了半年后最终被曹操击败,退守至武都郡。

  在曹操志得意满,准备大肆进攻汉中的时候,东线战场忽然传来战报,沈晨水淹七军,曹洪战死。

  这令曹操悲恸万分的同时,连忙退兵回长安,在同年的七月份,引兵自武关直奔南阳。

  沈晨那边才刚刚结束了对曹洪的胜利,结果后方传来孙权背刺的消息,于是立即撤兵,仅留下吕常驻守宛城,主力率军南下驰援。

  孙权那边遭遇了寻阳城外滑铁卢,之后撤至后方官亭,整顿之后,恼羞成怒,大军将寻阳城团团围困。

  到六月底,沈晨遣麾下将领沙摩柯带着一万五溪蛮人南下驰援西陵,驻扎于西陵县。

  南阳八万精锐的组成沙摩柯也在其中,但当时他并未参与进水淹七军的战斗,而是作为后方留守部队驻扎在新野一带。

  之所以要在新野,是因为新野属于中枢,往北可以驰援宛城以及昆阳,往西可以直奔武关,往南可去襄阳,往东南可以从章陵至江夏再往西陵一带去。

  因此这里是最适合驻军的地方。

  眼下孙权来袭,曹操又猛攻武关,同时另遣夏侯惇、于禁绕道洛阳,南下驰援赵俨,整个东线战场都极为严峻。

  沈晨如果直接撤兵回江夏,南阳就只剩下武关文聘张泉五千人,以及吕常八千人驻守。

  因而权衡利弊之下,沈晨暂缓了南下脚步,退至新野进行防守。

  同时立即迁移大批士兵家属退往襄阳。

  七月四日,在沙摩柯的接应之下,赵云率部趁夜突围,自寻阳城北大别山小道退往蕲春,在七月八日撤至安陆,往南郡方向去。

  孙权主力顺势占据了西陵。

  此时敌我双方势力已经犬牙交错,荆南、南郡长江沿线、西陵郡为孙权占据。

  长江沿线刘备集团唯一没有失手的就是夏口,然后是江夏。

  南阳那边赵俨率领残军退至定陵整顿,到七月中旬于禁和夏侯惇抵达之后,双方汇合再次兵进南阳,至宛城以北。

  曹操亲领大军驰援武关。

  武关的徐晃本来就有两万人,文聘防御已经极为艰难,当曹军主力抵达的时候,他自然只能撤退。

  到七月下旬的时候,荆州的沈晨势力全面收缩,吕常和文聘退至新野,赵云和沙摩柯退往当阳,沈晨则退至襄阳,除夏口的黄射以外,几乎都撤至南郡一带。

  他们的兵力也十分有限,沈晨的主力五万人,沙摩柯一万人,吕常和文聘加起来一万多人,总计七万余,是原来南阳八万总数的兵力。

  加上赵云和黄射部,也不过是十万出头。

  因为苏飞和陈生还被困在皖县,由张辽围困着,因此在整体兵力上,荆州的沈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