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进位汉中王与南北对立的开端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即便是大概知道历史走向的沈晨,又如何能预料得到这种事情发生呢?

  毕竟他只看过《三国演义》,也没看过史书。

  所以他只能做最大努力。

  好在经过大半年的行动,荆益瘟疫基本被控制住,到建安二十三年年中的时候,北方瘟疫也慢慢平息了下来。

  沈晨派出去很多医师,带着药方行走北方,如逆行者,四处往疫情发生之地而去。

  他们每到一处,便抓药救治疫民,旁人问起来,就说是南阳大医张仲景找到了对症药方,南阳大儒沈仲子不忍天下疫民受苦,派他们来救治。

  仲子在古代的含义是次子的意思。

  沈晨有一个亲哥哥叫做沈忠,所以沈晨为自己取沈仲子为大儒名号,他著作的书籍流传于北方,都是用这个名号刊印在封面上,表明作者是谁。

  但世人谁不知道沈仲子就是南阳沈晓卿?他十余岁就悟到“知行合一”的理念为天下读书人所推崇。

  因此虽然曹魏百姓与他为敌对关系,却自此被魏国百姓所尊敬。

  曹操当然不知道什么叫文化入侵。

  当时也没什么文字狱,大儒学者抨击皇帝官府是常有的事情,有汉以来只有一个文字狱,那就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处于腰斩。

  就连党锢之祸都不是文字狱,而是太学生跟着三君杀进皇宫要处死宦官失败,导致皇帝对外戚和党人大肆打压。

  孔融也非文字狱而死,他早期骂曹操的时候太多了,天天骂也没见曹操弄他。

  他的死是因为自身属于汉献帝刘协的保皇派老臣,阻碍了曹操中期权倾朝野的道路,大批保皇派被清洗,剩下朝臣全变成曹操爪牙。

  所以沈晨的书经在北方流传,书中对于底层的剖析,对于世家大族的利弊解析,也在北方传阅。

  甚至因为对于世家大族圈禁土地,豢养奴仆以至于造成国家的衰败进行了批判,反被世家大族认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从而被他们禁止对外或者向民间流传。

  倒是曹氏等统治阶级却非常认可他书中的话,曹操以前时常把他的书交给曹丕、曹植等人观看,默写并背诵全文。

  毕竟沈晨在书里说过,最高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底层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统治者与底层民众才应该是相辅相成,君离不开民,民也离不开君。

  只有官僚阶级和世家大族阶级利益才一致,都是为了自己家族利益,选择剥削百姓。

  这样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国家越来越衰败,最高统治阶级,如曹魏的曹氏,季汉的刘氏,东吴的孙氏将失去人口、土地、粮草,世家利已而害国,从而让国家被外敌吞并。

  因而曹操不仅认可沈晨的话,还希望能够在北方进行这样的变革。

  只可惜他早期对颍川和兖州士族妥协,以至于北方士族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