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步骑对射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步骑对射

  “阿晨,怎么样?”

  甘宁骑马赶来,此时后方的黄门亭士兵已经整列队伍,在沈晨的指挥下,一部分人藏匿于左侧紫云山里,另外一部分人于道路结阵。

  沈晨也骑在马背上,在一处大概两三米高的土丘上观望,听到甘宁的话,他说道:“是曹操的骑兵来了。”

  甘宁沉声说打:“我已经让将士们立即原地结阵了,但我就怕敌人只是围而不攻。”

  “肯定是这样。”

  沈晨点点头道:“骑兵无法正面冲阵,他们必然是游而不击,拖延我们撤退的时间,等到后方的步兵抵达,此地离昆阳已经不远,我们且战且退,互相掩护。”

  “好。”

  甘宁说道:“我立即回去列阵,你自己小心。”

  “放心。”

  沈晨点点头,骑兵确实强大,但在唐宋以前,骑兵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六韬》曰:“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

  也就是说一名骑兵的战斗力还不如一名步卒,一直到唐宋以后,骑兵的重要性才发挥出来。

  究其原因,就在于西晋之前,由于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尚未问世,骑兵在马上缺乏稳固可靠的着力点,所以无法使用后世那种强力的冲击性长柄兵器,如大斧、大刀、马槊、破甲锥等。

  像当时的猛将之所以能够成为猛将,就是他们的骑术极为高超,可以完全只依靠双腿的力量就夹紧马腹,强行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给上半身做着力点。

  别人无法用大斧、大刀、马槊、破甲锥进行冲阵,他们却可以达到,一人一马万军丛中拼杀,如项羽、关羽。

  别看后来的猛将兄也挺猛,如李存孝、杨再兴都是百人斩猛将,可换他们缺乏马镫和高桥马鞍的情况下,未必能取得历史上那般骄人的战绩。

  因而这就是为什么有王不过霸,万人敌关羽的美名。

  所以,西晋之前的骑兵,实际上还没有进化为后来的那种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面冲垮步兵大阵的冲击型重骑兵。

  而是那种偶尔使用戈戟、枪矛、环首刀等操作难度不高的近身战兵器、着重使用弓箭的骑射型轻骑兵。

  也正因如此,当时的骑兵,主要是用来执行侦察、警戒、巡逻、偷袭等辅助性作战任务。

  如官渡之战,曹操领五千骑兵直奔乌巢,到了乌巢之后,实际上是下马作战打败淳于琼,烧了乌巢粮草。

  而从秦到东汉,所谓天下无敌的匈奴骑兵,就有多次败仗。

  譬如蒙恬、李牧大破匈奴所采用的的战术就是步兵+战车+弓弩,其攻坚无力的弱点暴露无遗。

  即便是到了汉武帝晚期,匈奴几万骑兵面对李陵区区五千步兵结成的大阵竟一度束手无策,其最后获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军用完了弓矢。

  因此结合种种,足以说明当时的骑兵面对结阵的步卒,很难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