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正牌的兵部尚书,还是有差距的。能够正式当要害部门的尚书,还能进入内阁,张煌言肯定是乐意的,至于地方上的权力,那也是无所谓的。

  张煌言此前多年一直在做地方官,从崇祯十三年捐官入仕,十二年里从县级做到总督的巅峰岗位,如今都三十好几了,终于入阁参加中枢工作,也算是修得功德圆满了。

  张煌言入阁后,内阁依然是以吏部尚书史可法为首,但户部尚书沈廷扬、兵部尚书张煌言次之,还有朱树人的大舅子方以智调任工部尚书,哪怕朱树人离开了南京,内阁四个实权人物三个是他家的,也算是铁桶江山了。

  ……

  稳固好了前方后方一切权力结构后,只需要安安心心种田,这几年里,大明的建设成就当然是进步非凡的。

  朱树人在北方轻徭薄赋,鼓励工商,亲自抓各地的水利建设工作,宣扬永佃权政策,教育北方百姓好好种田,保证他们可以一直耕种所承租的土地,要把田地当成可以传代的固定资产去保护,哪怕土地产权不是你的,你也该去保护,因为以后的大明已经是“买卖不破租赁”了,

  哪怕是田主把田地的产权卖了,也不能损害对建设这些土地、施肥修水利做出过贡献的佃农的利益。

  短短几年间,北方的水利恢复得很好,随着小冰期最炽烈的年份彻底过去,天灾也少了一些,轻度的水旱完全可以靠水利辅助灌溉扛过去。

  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大明是在隆武六年初才彻底光复的,所以到隆武九年夏天,已经是第四年的粮食收获季了。

  随着数年的休养生息,大明的人口重新稳固在了六千万大关上——战争还没彻底结束,每年都有兵役和徭役的消耗,人口要增长是不太现实的,总要彻底和平下来,轻徭薄赋,才会进入人口快速增长期。

  好在以大明如今的耕地,六千万人也绝对不会嫌少,反而可以确保基本上人人有田种。

  再多的话就得自己卷,对于总生产力并没有什么帮助。除非对外开荒、或者工商业高速发展,才能消化更多劳动力。

  人口绝对数字虽然没有增加,但经过这三年的休整,北方的生产好歹是彻底恢复了,而且南北人口结构也比隆武六年时平衡健康了不少。

  北方六省加起来,人口总数恢复到了一千五百万人。南方各省相加,则降低到了四千五百万人。

  这三年里,整整七百万原本出生于北方、因为灾荒战乱去南方当流民的人口,终于随着北方的重建,又回到了北方。朝廷还给回乡北方人福利,把因为战乱和人口减少而荒废的无主田地,重新划拨一个保底面积分给回乡平民,让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生产。

  隆武六年当年,北方的口粮就实现了自给自足。

  隆武七年开始,朝廷设置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