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树人考虑到豪格似乎还有一定的决心死守山海关、愿意往里面砸成本,他便心生一计——

  此前没能拿北京城作为绞肉机,把清军最后几万精锐磨掉耗掉,让豪格直接烧杀抢掠了一把后跑了。那现在正好拿山海关,再当最后一把绞肉机,争取在这个战场上多消灭一些清军的有生力量。

  也让豪格这个旱鸭子,知道这种依山傍海的雄关,不是那么好守的!以狗鞑子那种可怜到约等于没有的海军力量,敢守沿海就是找死!

  定下了这个主意后,朱树人也就没有要求立刻收复山海关,只是在关前的永平府境内驻扎一定的重兵,并且严防永平府其他各长城隘口,装出要慢慢磨的姿态,暂时麻痹清军的戒心。

  与此同时,巩固住除了山海关以外的其他长城防线后,朱树人也下令暂时把一部分明军南撤、另外一部分则在二月份时就提前转入了屯田兵,趁着还没耽误春耕,就先在北方转入生产,争取自给自足一部分军粮。

  剩下还不够的部分,尤其是从春荒吃到夏粮收获前所需的粮食,就依然靠南方运输。不过收复了北京和天津后,军粮运输的损耗倒是比此前在大名、邯郸、保定等地决战时小了很多。

  因为在河北平原腹地决战时,连大运河都没法用,大名府和邯郸周边都是不通运河的。到了天津之后,不但有运河,还能彻底恢复沈家多年来干的老本行——黄海海运军粮。

  所以,这几个月朱树人还吩咐驻军赶快修复天津的港务设施,并且疏浚永定河。运输损耗一降下来,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也就不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了。

  永定河、武清河乃至其他连接天津大沽口至北京的河道,在崇祯年间一直是有修缮的,毕竟当时北京城就靠这几条河维系命脉,一旦淤浅无法通过漕船,京城周边数百万人就得饿死。

  但顺治统治的七年里,因为南北方始终处在两个政权控制下,南方的漕运改海彻底断了,多尔衮和豪格也就没有再浪费民力年年清淤永定河武清河,反正人力花下去也没粮食运进来,还不如省点力气少吃几口饭。

  七年淤积下来,现在要重新启用,自然也需要费点力气。大明的主战部队将士,对于干这种河工的活儿,内心多少是有点抵触的,但将领们解释了需求后,大家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军粮吃饭问题,也就忍了,暂时客串几个月苦力。

  ……

  搞定了这一切之后,朱树人便请示了南京朝廷,准备把北伐的五十万大军,撤回二十万至南方,再分兵十万人往东沿海驻扎,比如驻在登莱、天津等地,只在北方内陆不靠海的位置,留二十万作战部队,以减少军粮消耗,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利持久。

  收复关内的难度,和北逐草原残寇的难度,远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