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税三年。”

  朱树人信马由缰,按辔徐徐而行,一边随口吩咐。旁边的随行文官自然口称王爷仁德,为天下生灵计。

  不过朱树人说的免税三年,肯定是连眼前这一年也算在内的,如今才正月底,农业生产还没开始。北京城虽然拿回来了,但偏远地区肃清残敌、追杀那些崩溃逃散的满人残余武装,总也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北方今年内能彻底安定下来就不错了,今年本来就不该缴税。如果有清军残兵有组织地落草为寇的话,那一年内都未必能剿灭干净。

  如今大明经过隆武朝前五年的休养生息、商农并重,已经把财政结构扭转回来了,商业税的比例一再提高。没收复北方各省之前,南方财政已经自给自足有余,还能挤出钱来北伐。

  所以,只要几年内不把都城迁回北京,不人为制造额外的财政负担、漕运海运损耗,南方的财政绝对是够花的,维持现状即可。

  不征收北方六省的税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要求地方自给自足,朝廷都不收税了,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还是应该的,总不能还问朝廷要钱粮救济。

  经过清军的反复拉锯清洗,这些年的战乱,北方的人口每年都在锐减,现在上述六省加起来,人口总数已经只剩七八百万了(不考虑朝廷这几年从南方向河南新移民的部分,只计算自然人口)。

  小冰期最酷烈的年份也已经过去,就算土地依然贫瘠,产出不高,但人少田多,有充分的地皮轮作休耕,想种多少种多少,绝对是可以自我养活的。

  未来三年免税期,大明要考虑的反而是如何从南方找出那些原本从北方流亡南下的百姓,由官府稍微补贴一点启动资金、第一年的种子口粮,让他们踏上回乡之路,重新把北方建设起来。

  那些流亡去过南方的百姓,毕竟经历过隆武朝初年的好日子,受过大明皇帝和鄂王爷的恩惠,对大明的统治也更感恩戴德一些。

  让他们回乡掺沙子,也好进一步宣示朝廷的新气象,让那些闭塞坚持留在老家的北方人民,也尽快感受到大明的变化。同时,也便于宣扬永佃权的政策,改一改一直住在北方的百姓那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兴修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毕竟此前天启崇祯年间,乃至后来清廷统治期间,北方的经济秩序已经被搅烂得一塌糊涂,所有人,下至百姓,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农民连自己佃租的耕地都懒得保护,巴不得肥力耗竭,水利失修也不管,反正谁知道今年租种的土地明年还能不能继续种到手?没有一个制度保护人民长久吃安稳饭,人民怎么会舍得对未来投资呢?

  朱树人估计,将来从南方重新北归的南逃流民,规模至少也可以超过七八百万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