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会将其殄灭!

  另外,若是担心山东兵马不足使用,还需行文英亲王部,酌情放宽对南阳、襄阳攻势,转而增援淮南,或就近移攻信阳、合肥,以分江北明军之势。”

  多尔衮一一准奏,又计点了一番各处兵马规模,心中微微生出一股捉襟见肘的局促感。

  他忍不住问洪承畴:“若是此番我大清主力,真遭遇了什么伤筋动骨,除了以各旗各户增补正丁从军,怕是还要再想别的法子补充军力了。洪先生可有妙策?”

  历史上,清军在江南征战数年后,也渐渐发现随着战争全面持续,光靠八旗和汉军旗也有点不够用。于是顺治三年开始,就筹备了绿营,以区别于原本的汉军旗,给更多想投军的汉人一条新的上升通道。

  如今,却是因为多铎的提前危急,竟机缘巧合让多尔衮不得不提前琢磨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后世有很多看官,一直误以为清朝入关前,只有六七万满人主力部队,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之所以有“六万”这个深入人心的数字,主要来源于八旗最初的定义:三百户一牛录,五牛录一甲喇,五甲喇一旗,所以一个旗是二十五牛录七千五百户,每户出一丁作为常备军,一旗自然是七千五百骑兵,乘以八就是六万。

  但实际上,六万人只是奴儿哈赤时期最初齐民编户的结果,就好比任何朝代一开始都要清查人口算清户数,后来如果几十年不做人口普查,根本不知道涨什么样了。八旗的一线正规常备军,经过多年增长,也早就突破了每旗一万人的编制。

  清早期的民政自然是稀烂,所以奴儿哈赤加黄台吉,相当长时间里没有核定编户。满人百姓为了少当兵,自然也不会去分户。

  所以不管人口繁衍成多大一家子,往往一直到顺治入关时,几十年前编八旗时那一户,如今还是一户,实则父母甚至祖父母辈都老死战死完了,下面的兄弟甚至堂兄弟还算在一户内过日子。

  如今多尔衮也知道这种情况,他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贸然强行改变。他对这些不分户的旗民唯一的要求,就是“某一户的正丁战死了,或者老得不能从军了,必须从该户其他非正丁里出一个顶替兵役”。

  所以,今年多铎出事之前,满八旗实际上一共有八万多正规军骑兵,还有大约每户至少两个非正丁的“预备役”,也就是大约十五万人。

  把全族青壮健康男丁、正规军和预备役都算上,满人可以拉出二十多万兵役。如果再算上老弱病残,全族男性人口能有四十多万,再加上妇孺,满人全族大约是八十到一百万人。

  从这个角度看,多铎哪怕丢掉几万精锐正规军,多尔衮还是可以从预备役里抽人口补齐的。但要是再来一两次,满人统治绝对要崩盘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