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江阴围城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帅。

  这个分工,就好像三军统帅和国防部长,或者说古代天下兵马大元帅和枢密使的分工,也确实契合了“兵部”的本来职权。

  隋唐设立六部之初,兵部本来就是管军队建设和装备后勤、补给筹措的,那些朝代都还保留了天下兵马大元帅。是后来宋、明对武将的制衡越来越严厉,枢密院和兵部的职权才逐渐越来越细,最后不仅能直接掌管武将的升迁任命,甚至还要“微操前线”,这是宋明武备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了,以后天下重新太平了,朱树人还是要提防藩镇割据、武将跋扈的,但他本人活着的这一代人没必要,他可以终生扮演军权独揽者。至于以后,再想别的办法。

  这些都是后话,眼前最关键的还是战场上的胜负,只要打赢了,后续一切都好说。

  ……

  话分两头,明军把清军的占领区逐步压缩到三个县之后,多铎也终于在江阴城下,展开了第一轮的攻势。

  清军主力抵达武进县是腊月初六,再推进到江阴城西则是腊月初八。

  多铎当初刚到江南,一共有四十六门红夷大炮,南京之战结束后损耗到堪堪三十门出头。金山寺半个月的消耗拉锯,又有数门大炮被摧毁,还有些使用过度损坏故障。

  总之多铎能拉到江阴的重炮,总数已经进一步下跌到了二十门。火炮数量的下降,也让清军不得不放弃速攻破墙的计划,转而考虑多准备一些其他攻城武器,多管齐下。

  而当多铎第一次亲自观察了对面江阴县的城防时,则是忍不住又微微倒抽了一口凉气。

  战场的地形并不利于大兵团展开,城北黄公山,城南惠山,还有放运河水带来的泥泞烂地,把一切原本低洼适合行军穿插的平原都淹了。

  若是在北方,这寒冬腊月的季节,多铎也不至于太怕水,因为清军在苦寒之地打仗打习惯了,北方的河流腊月早就结冰了,甚至连黄河表面都能结冰。这才有历朝历代河北雄兵趁着严寒铁骑渡黄河的典故。

  但到了江南,情况截然不同了。哪怕是小冰期,冬天依然不能让长江或者太湖结冰,运河水放出来后,只会留下泥泞。

  多铎原先也没来过江南,甚至他那些主要谋士和文官,不论张存仁还是孙之獬,也都没来过江南——孙之獬虽是汉人,却是山东籍的,一直在北方做官。这导致他们原先都没太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料到最后会需要在大冬天的跟泥泞作斗争。

  而江阴县的城墙,经过此前一段时间的抢修,外墙也额外加固了一层缓坡的夯土,质地看着不是很坚固,但绝对能吸收炮弹的冲击动能,已经接近西式棱堡或者说南阳县的城墙设置了。

  当然,具体到细节,阎应元修的城,跟张煌言修的南阳县还是有点不同的。

  江阴县更小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