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眼下清军每被炸塌一辆掘城木驴,清军的后勤官就要急得骂娘,又得从一百多里外设法筹措木头再辛辛苦苦运过来了。

  细算下来,这样烈度的打法消耗之下,每天清军至少能死伤两三百名负责挖城的木驴车士兵,外加略少一些的弓箭手。明军那边,只需要损失比清军弓箭手更少的士兵,综合对比至少是四五倍的交换比,

  所以比换人命张煌言绝对是不虚的,如果一直耗下去,他城内的四万守军加壮丁没死完之前,阿济格的十五万人都能死光了。张煌言真正怕的,还是工事被逐步破坏后,阿济格能顺利发起一场地利方面不太劣势的总攻,所以他需要拖延住对方的破坏进度罢了。

  ……

  清军不断升级攻城方略、减缓失血速度,争取用尽量少的伤亡破坏更多的城防,用时间换人命。

  张煌言这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也算是颇有名帅潜质的智谋之士,佟图赖会升级技术手段,他当然也会见招拆招。

  清军刚开始修土坝、反斜面部署红夷大炮的最初两天,张煌言一时反应不及,倒也没有应对之策,只能是每天绞尽脑汁琢磨,再把军中的技术人员召集起来群策群力。

  好在清军改用新招的最初两天,也在寻找炮弹的弹道规律、经验,准头本来就极差。所以让清军先轰两天,南阳城的城墙损失也不算大,这个时间差正好拿来想对策了。

  经过一番梳理摸排,张煌言就发现了他手头如今最值得依靠的,还是一个叫宋明德的基层技术官员——

  这宋明德其实也是老熟人了,是两三年前朱树人刚刚用计赶走左良玉、占据了武昌的时候,发展大冶铁矿时发掘出来的。后来还通过宋明德,搭上了他堂叔宋应星,明末一代科技大能,谁让他们都是南昌府人士呢,本来就离武昌很近。

  这两年,宋明德跟着叔父在后方筹措军备,还跟武昌知府、兼湖广兵备佥事的方以智切磋,本事也是见长。

  本来宋家人,包括宋应星在内,都是工程技术实践方面比较强,但理科理论水平挺差的,全靠经验主义做事。

  而跟方以智一配合,宋应星宋明德叔侄都是进步良多,连宋应星都算是活到老学到老了。

  方以智在理科方面的造诣,可以算是当世国内最高那个梯队的了,毕竟他是写出《物理》的人——当然了,受限于明朝的氛围,他的理科水平跟同期西方那些顶级大牛肯定比不了,荷兰人同时代都已经出了笛卡尔了。

  但方以智那点物理常识和数学功底,拿来点拨宋家叔侄,再配合上朱树人偶尔过问,给他们提供些点睛之笔。于是当宋明德接触到“三角函数表”这种玩意儿后,立刻就让湖广明军的弹道学理论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

  这一次南阳被围城,朱树人也需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