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战略相持阶段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已,真要实际应用,当然还要调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比如这张煌言忠心不改,那咱可以不说他投降,只是过一阵子之后,对襄阳、樊城等地宣扬南阳外城已经被攻破,只剩内城岌岌可危,诱骗后方的南蛮子军队焦急来救援,我大清就可以逮住机会堂堂正正打野战了,不用再受这种攻坚的窝囊气。”

  阿济格:“这种消息太复杂,敌人凭什么信?”

  佟图赖:“王爷您想,蛮子在汉水以北,非要留下南阳县这么一颗钉子,目的是什么?是截断白河航道,不让北船南下。

  那如果我们不惜成本,偷偷在汉水北岸抢造一些战船,虚张声势,到时候说是打通了白河、从叶县等地行驶而来的,那襄阳守军岂有不怀疑南阳已经出问题了?

  如果南阳外城失守,外墙被我军控制,我军才能从容拆除城墙东北角外的暗礁拦河工事,才能让我们的船队畅通无阻运输物资——

  试想,《三国演义》上,杜预楼船下益州,能在建平郡破东吴吾糜的‘铁索横江’,难道是顶着吴人的弓弩防守拆的么?当然不是!肯定得是杜预先破了吾糜在夷陵的守军,让吴人无法水陆协防。

  我们今日假装能破张煌言的‘暗锥塞河’,道理也是一样的。只要汉南的明军信了,就会重重打击其士气,万一举止失措,轻进易退,给我军抓住机会呢?”

  阿济格原本对于这种异想天开很不以为意,但佟图赖最后半段话,也算是引经据典,挠到了他的痒处——清军王爷们全员看《三国演义》指挥打仗,佟图赖偏偏举了个西晋灭吴、破铁索横江的例子,阿济格就觉得很吉利,太符合如今的形势了。

  “我大清”在他眼中便如当年的西晋,而南明不过是东吴!

  他恢复耐心之后,又略一琢磨,也回过味来,明白了佟图赖计策的精髓所在——

  如果要实打实造船,在白河的南阳以南部分,以现有民力人力木材,临时新造一支够大军渡河、参加汉水水战的船队,那肯定是需要巨量的时间的,半年都搞不定。

  但佟图赖的精髓,不是真的造,而是偷工减料造一点样子货,甚至可以是白天躲在白河里、晚上才开到汉水河面上虚晃一枪的,那就更不容易穿帮了。

  要弄点儿样子货,让汉水以南的明军相信“清军的水师力量已经进入汉水了”,这建造时间就要短得多了,可能个把月也就搞定了。

  说白了,就类似后世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要在欺骗登陆地加来港对岸的多佛、真弄个巴顿第三军团的装备,那成本就大了去了。

  但盟军不需要真弄一个巴顿军团那么多的坦克,他们完全可以弄一堆充气坦克供德军侦察机拍照,最多再配上巴顿将军本人来装模作样视察一番,这成本就低得多也快得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