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伱毕竟曾是张逆义子,带兵数年,跟张逆军打过交道的敌人不胜枚数,被认出来就不好了。”

  李定国闻言,难免有些羞愧,但他知道张道台这样直言相告,那就是并不以他曾经的身份为耻,何况此刻是关起门来,没有外人,并不会让他在第三方面前丢脸。

  这样实话实说、当面对事不对人的文官领导,有时反而更容易赢得武将信任。

  李定国只是有些不甘,主动建议:“道台怕泄露军情,何不直接全杀了?”

  张煌言笑着摇摇头:“我们杀使,倒也有借口,无非是看不起那些屈膝降鞑的狗文官,一肚子忠孝仁义圣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但圣人也没要求不读书的普通人也坚守忠义啊,我们总不能连那些大字不识的从人、兵丁也都杀光吧?那样就显得我们心虚,鞑子反而会怀疑城内虚实。

  而我要是想向鞑子透露假消息,总要有人往回带话吧?要是全杀了,我再派人去回话,岂不是多此一举,说不定我们派去的人也会被杀。

  既然如此,老规矩,见完之后,数落其罪,为首官员杀了,从人打回便是。一路上正好让从人看些他们该看到的东西。”

  有一个古代军事外交的细节,外行人往往没注意到,哪便是两军交战哪怕斩使,也只是杀正使,最多再加上副使,但极少有把整个使团连打杂护卫的人都杀光的——否则都没人往回带话了,也不便于表明己方的坚决。

  稍微注意一下《三国演义》上,便不难发现,连周瑜斩曹操劝降的使者,说是要“斩使以立威”,最后也是要“将首级付于从人持回”,否则随从都杀光,谁帮你带人头。

  李定国原先从没处理过这些拉拢交涉事务,不由犯了个低级错误,被张煌言指出,这才惭愧不已,愈发意识到自己要加强学习。

  要当好名将,不光要勇武、谨慎、靠天赋,还有很多细节东西要学。

  ……

  不一会儿,一伙阿济格强行派来的使者,就由李定国麾下心腹带领,前来拜见“督抚大人”。

  守军很谨慎,是用吊篮把使团吊上来的,然后从城楼内侧的台阶坡道下墙。路过的时候,那些来使自然而然瞟了一眼城门,发现这座城门已经被彻底堵死,这摆明了是要死守的样子,看来是接了个苦差。

  至少四面的主要城门里,这一面是肯定没法用于撤退了,另外三面暂时不知道,也看不见,但另外三面并不濒临白河,估计只会更严密。

  那文官使者看起来有些神色闪烁,一路上东打听西打听,带路侍卫得了交代,所以不该说的什么都没说。

  只有一个问题倒是回答得很干脆——使者问他们,城内那位“督抚大人”是不是湖广总督朱树人,带路侍卫立刻回答不是。

  使者听了之后,总算微微松了口气,也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