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提前靠渡江撤退了。

  这种暂时的退却忍让,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大明丢掉的土地已经很多了,暂时丢掉扬州几个月,朱树人自然誓要多铎将来加倍偿还。

  这么大规模的撤退,肯定也免不了被清军在大军抵达前提前派出的伪装细作给混进去。不过隔着大江,这些细作也不可能立刻发挥效果。

  史可法也知道这一点,他也是利弊权衡,知道暂时不得不忍受这一点不利,只能指望继续扎稳江防,隔绝消息,尽量四平八稳。

  一时之间,南京城内被史可法下令全部戒严,城门关闭,除了朝廷军队押运的物资,以及调防的兵马、信使、斥候,其他普通人都不许进出城。

  南京城内对此怨言者有之,心怀动摇者有之,但史可法执掌兵部,再加上沈廷扬协助,他们可以彻底掌握住长江以南的军队,反对者一时倒也掀不起浪来。

  另外,在暂时沦陷的扬州城内,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撤走了,有些在当地田庄极多、盘根错节的巨富、盐商,唯恐自己跟着朝廷跑掉后,多铎的清军入城,会清算没收产业,将来不承认他们的田产,

  所以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偷偷跟多铎联络,留在扬州,想当带路内应,换取清国承认他们的合法产业——

  不过还别说,这些人有这种想法,倒也不奇怪。因为清军此前在黄台吉时期,虽然在北方烧杀掳掠,但这次多尔衮掌权后,最初几个月,为了摆出争天下的姿态,还一度让属下收敛。

  这些扬州巨富、盐商、两淮大地主,被这种假象所骗,觉得投敌就能保住财产,也不奇怪。

  当然,这种收敛绝不是狗鞑子转了性子,完全是暂时隐忍装出来的,为的就是削弱汉人的反抗斗志。

  所以清军历史上在收取华北、中原的时候,百姓和地方军队的抵抗才非常薄弱。一直到多铎打过长江之后,觉得天下已定,南明不可能翻盘了,多尔衮和多铎的獠牙才彻底毫不掩饰地完全展露。

  著名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命令,以及随后的清洗屠戮,就是历史上多铎在进入南京城之后,才开始在江南地区颁布的。这一方面是要彻底摧垮汉人士大夫阶级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也是纯粹需要找个由头来大规模屠杀劫掠。

  否则百姓都直接成了大清子民,他们还有什么借口疯狂劫掠自己治下的顺民呢?

  逼得人民不愿意剃头,正好在最富庶的江南之地展开大屠杀。杀最少的人,就抢到最多的财富钱粮,效率极高。

  所以,凭良心说,历史上清军入关后,北方汉人没怎么抵抗,而江南百姓抵抗极为激烈,后来搞出江阴、昆山、嘉定那么多地方的屠戮惨剧,倒也不能因此就说北方人丧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