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进犯京城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芳亮没去碰鲁西南的重镇济宁,因为济宁虽然富庶,但从那儿继续北上的话,会经过一段泰山山区。为了行军便利,刘芳亮当然选择一路在鲁西平原上径直北上。

  至于不去济宁,会导致部队沿着京杭大运河水路行军的里程变短、得多走一些陆路,刘芳亮也无所谓,

  反正他需要携带的后勤辎重不多,走到哪吃到哪,此前屠商丘所得的粮食,让每个人背一个月的口粮,剩下一点装车运走,也就解决了。

  而且正因为商丘抢得多了,刚进入山东地界时,顺军暂时变得秋毫无犯——因为眼下运输不便,再抢也拿不动了,不如等行军到临清,濒临大运河后,再开杀开抢。

  没抵达运河沿岸时的杀戮劫掠,都是纯粹浪费资源。

  山东兖州府境内的曹县、郓城、鄄城、范县、阳谷纷纷躲过一劫,山东百姓也不知道顺军底细,甚至会遇到顺军此前东西抢多了,扛不动,分给百姓的,一时间从贼者更多。

  刘芳亮轻轻松松兵不血刃打穿兖州府,又打穿东昌府,占聊城,至临清,总算掐断了大运河。

  在山东、北直隶交界的这三府之地征战时,刘芳亮也发现了一些现象,那就是今年河北瘟疫极其严重,山东也有被波及,都不用顺军打,自然的大片百姓死亡就已经不可胜数,明朝官军也在瘟疫的打击下战斗力减员非常严重。

  以刘芳亮的文化水平,他当然不会知道这种瘟疫其实就是鼠疫。

  而这场明末的鼠疫,其实最早在崇祯十四年,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出现了——

  如前所述,明末仅有的灾害间歇期,是崇祯十三年,那一年也是朱树人刚刚到黄州、随州、武昌等地做官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朱树人挑了个好年景,在他仕途之初最脆弱最立足未稳的时候,打下了基础。

  而崇祯十四年开始,天下其实就进入了一个密集的四年瘟疫、五年连旱的恐怖状态,算是把明末天灾的烈度推到了一个究极顶点。

  要不历史上崇祯也不会刚好在这一波中彻底扛不住崩了。

  旱灾没什么好说的,五年连旱绝对让北方各省赤地千里,南方水资源充足一些,人工兴修灌溉水利较多,才能扛过去,但也是严重减产了。

  如今这一世,朱树人搞来的玉米等抗旱作物,则会进一步降低灾情,因为玉米生产单位重量粮食所需的灌溉水量,只有小麦的四成。所以在连年旱灾的时候,玉米救荒效果特别好,同样的灌溉水量,二点五倍的粮食产量,能救更多人。

  事实上,就算是在河南、山东这两个朱树人从没统治过的省,因为南边湖广、汉中等地种玉米成功了,收益巨大,河南山东一些开明乡绅、有见识的自耕农,也在想办法自发种玉米。

  只是这种民间自己搞的创新,跟官府强行力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