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这个职位如畏途,哪怕原本只是侍郎、甚至郎中级别的官员,也无一人想高升顶这个缺。

  崇祯还让这个职位空置了大半个月,原本想拿捏拿捏,看看谁肯表忠心,表现好,就让谁做。谁知半个月下来冷场了,只好放下脸来主动开口,问谁愿意当此重任。

  张国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请命的,因为就他一个人请命,崇祯也玩不了类似“公务员升迁必须三选一,多弄几个备胎让朕挑挑”的把戏了,

  这节骨眼还管个屁的流程体面啊,简直就是等额围标,谁来谁上呗。

  于是张国维就当上了崇祯朝第十三位兵部尚书,

  在他前面的十二人,有八个已经死了,还有四个革职查办。

  如果不出意外,张国维也将是最后一位主动请命成为兵部尚书的、也将会是最后一位上任后有实打实认真工作的兵部尚书。

  (注:历史上张国维之后,还有冯元飙和张缙彦两任兵部尚书,但他们的任期都是连三个月都不到,已经是崇祯临死前乱换的了。

  这两人上任后也都没有任何作为,就是一切照旧什么决策都不做,成功和稀泥活了下来。事实上陈新甲被杀后,九成以上朝臣已经进入不作为状态,张国维算是极个别不顾个人安危的了。

  崇祯朝一个最大的政治特色就是: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多做没赏,做错要杀。)

  或许,也是天意偶尔会奖励一下忠义良善吧,这次张国维刚上任一个多月,就沾光了这么大一件功劳。哪怕直接立功的是朱树人,但他作为兵部尚书,也能跟着出彩。

  进宫的时候,张国维内心还在感慨:若是陈新甲的案子,再多拖延两个月,陈新甲是不是就不用死了?毕竟平定张献忠的喜讯传回,以兵部的定策调度,怎么也能抵回其死罪吧?

  真是造化弄人呐。

  ……

  见到皇帝之后,张国维满心振奋,中气十足地向皇帝把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

  崇祯原本情绪低落,还没从孙传庭之死上缓过来。

  听了张国维的话,他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眼珠子瞪得滚圆,简直比甲亢病人还要神经质。

  知道张献忠已经授首、张献忠部主力被灭,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由孙可望带领,继续在川西川南山区流窜顽抗,崇祯的神经可谓是过山车一样数起数落,当然起肯定是远远大于落的。

  这可是自七年前高迎祥被剐后,最大的胜利了!

  小小美中不足的是,孙可望还是跑了,还带着几万人负隅顽抗,估计危害不小。而张献忠没能活着押送京城,也算是一丁点遗憾。

  崇祯只能是不甘地让张国维把张献忠的人头呈上来,让王承恩掀开盖子,崇祯远远地死死盯着这颗人头,看了许久,拔出佩剑来乱斩了七八剑,才算是稍稍发泄了胸中怨气。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