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0章 以文会友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料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方子翎便忍不住先问:“倒要恭喜国姓爷了,这是又得一位红颜知己相伴,从此红袖添香、秉烛夜谈?”

  朱树人也不回避,大大方方承认了:“玉京曾经数次助我,当初我为李姑娘赎身时,她还急公好义帮衬着张罗。

  我一直说要报答她的,她如愿一生修持,我也会让她一生锦衣玉食,不至有缺。但她既然想明白了,愿意伴我终生,我自然也不会负她。

  玉京的才情见识,你也是知道的,我身边原先的三位红颜知己,跟我无非是有恩情羁绊纠葛,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但要说对我的施政理念、品史眼光的理解,她们三个都不如玉京。如此懂我,当然也要给她幸福。”

  方子翎有些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咬了一会儿嘴唇,长长吐出一口气:

  “玉京妹妹的见识,我岂会不知。如此,倒要恭喜国姓爷,此番出征,能先得‘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之吉兆了,必然旗开得胜,终灭张逆。”

  方子翎也是饱读诗书,信口拈来。这两句古诗,是唐朝薛涛写给当时的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的。

  就是初中历史课本上那个“牛李党争”里的李德裕,

  当时轮到牛僧孺为相,李德裕就被排挤外放地方,在成都建了筹边楼,后来又出兵对付川西吐蕃,拓地数州。薛涛的诗,便是写在李德裕的筹边楼建成时,前去捧场。

  方子翎随口两句话,点出卞玉京出身和薛涛一样,沦落风尘之中,虽然卞玉京还未经人事便少年被救,终究是出身卑微。

  但薛涛也是唐代第一名女支,以见识不凡著称,人家是能跟当时的宰相纵论时政得失的,这也算对卞玉京眼界见识的高度认可。

  而朱树人也要入川用兵,方子翎以此类比,也是借助前人吉兆,讨个彩头。毕竟当年李德裕打吐蕃,也是打了大胜仗。

  朱树人和卞玉京听了之后,也都是神色一缓,显然是真的受用进去了。

  大战在即,谁不想讨几个历史上的彩头,多点心理安慰呢,哪怕只是有个好心情,也是好的。

  卞玉京有些愧不敢当:“多谢姐姐吉言了,小妹何德何能,如何比得薛涛这等前辈高人。小妹只求能跟着公子,晨昏得聆清诲,录其警句,此生于愿足矣。

  姐姐,其实您知道公子绝非贪慕攀附富贵之人,他如此身家地位,身边只有我们几个,已经是非常重情重义了,他对你也绝非……绝非……”

  卞玉京很想帮着说合,一时却不知如何措辞,幸好方子翎也主动出击了:“好了不用说了,国姓爷,小妹只想知道,你对潞王府的小郡主,究竟是如何想法。”

  话说到这份上,朱树人也不会回避:“小郡主天真烂漫,本性不坏,为了大明江山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