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救藩之功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解释:

  “孤岂是舍不得财物?这是担心护卫不足,兵荒马乱,走不到凤阳府。何况藩王无宣召不得入三都,不仅南京北京去不了,连去中都凤阳,都是可能被人弹劾的,咱谨慎一点有什么错?

  再说到了凤阳又一定比这商丘安全了?当初谁知道流贼还会那么快往这打,孤不过是略作观望……”

  朱常淓觉得自己的决策没问题,他最怕被崇祯这样严酷刚毅的侄儿皇帝斥责了,哪怕逃命的时候,依然在担心朝廷法度。

  藩王是不能随便进京,甚至不能随便靠近京城的!明朝的这条制度,不仅包括针对北京,也包括南京和中都。

  尤其是崇祯十五年底这个节骨眼上,这种事情就更敏感了。

  因为如果哪一天北京失守,大明的另外两都都是有可能随时直接顶上去,转正为实际行政首都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某个藩王在凤阳城内或者南京城内,岂不是有了就近被大臣们拥立的可能性?

  这种嫌疑,胆小怕事的人肯定要躲得越远越好,否则惹了一身骚,或者将来崇祯缓过气儿来秋后清算,岂不是要吃大亏?

  “都火烧眉毛了,弹劾就弹劾了,命要紧啊!”朱由崧也不由怒了,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无视了对堂叔的礼貌,也暗恨堂叔的懦弱无能。

  要是他能自己说了算,别说去凤阳了,就是逃去南京又如何?

  天下都这样了,富贵险中求!真要是他那个皇弟和侄儿们出了点意外……啧啧,泼天权贵,就在眼前呐!

  就算赌错了,大不了就是一死。朱由崧这人相比其他伯叔兄弟,还是挺敢赌命的。

  可惜,他现在是寄人篱下。王府的卫队侍从都是堂叔的,堂叔此前要求稳,他想赌也指挥不动那些人,

  最后竟落到现在这步田地,立于危墙之下,恨呐。

  ……

  两人争执之间,朱常淓因为软弱,很快落下气势,也惊动了越来越多的侍女,众人急得团团转。

  好在还有明白人,也知道这时候不该吵架,于是总算有一个小姑娘跳出来劝架。

  她十四五岁年纪,明媚纯净,娉娉婷婷,令人见之忘俗。只听她护着朱常淓、对朱由崧发难道:

  “福王兄!要不是我父王收留你,你怕是已经死在怀庆了吧,你不知恩报德,还要吹毛求疵、以侄犯叔?伱以为我父王跟……也是贪财如命之人呢?

  他是怕女眷多了,千里奔波路上有个闪失。你这种只管自己逃命,连母、妻都丢下的,你还算不算男人?”

  这小姑娘原本是想说“你以为我父王跟你爹一样贪财如命,最后被李自成杀了,家产照样被分光”,

  但转念一想,老福王毕竟也是她伯父,她要是也以卑犯尊,没大没小,也就没有劝架的立场了。而且死者为大,不管老福王当年如何贪婪搜刮,死都死了,积点口德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