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粮道了!郾城有重兵确保,陈县才会如孤悬敌后的枯藤孤果,难以盘活!

  当然,陈县也不能不救,有迫敌野战的机会也好,有迫敌分兵、被围点打援的机会也罢,无论这两种情况中哪一种,我军都不能放弃!

  所以大约分出三分之二兵力,确保郾城这边的留守自保绝对有余即可。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去叶县抽撤人马,也别想着抢左良玉那边了。”

  宋献策最终的思路,还是分兵为主,他并不担心无法集中兵力,会被沈树人各个击破。

  因为闯军的总规模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相比之下沈树人分兵后倒是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至少宋献策是这么觉得的。

  这一点李自成自己心里也清楚,他只是想搞清楚官军虚实,哪边是主力哪边是佯动,既然宋献策帮他判断了,他就果断执行。

  两人又大致盘点算了一下,先分兵十万,依次开拔去陈县救援,机会不好就围城,机会好的话,甚至可以寻求到官军主力决战。

  十万人以外,剩下的郾城驻军继续留着守城,确保持续掐断从上蔡去陈县的水路粮道,再观望一下上蔡这边有没有空虚。

  宋献策还如同历史上郭图听说曹操截乌巢后、劝袁绍“官渡必然空虚,可以趁机派张郃高览攻打官渡大营”一般,也依样画葫芦劝李自成可以考虑分兵对上蔡县再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

  理由么,当然也跟历史上的郭图劝袁绍一模一样:沈树人分兵去了陈县,无论去了多少人,上蔡都会空虚不少。如果沈树人冒险疏于守家,上蔡可以直接拿下,那就赚麻了!

  李自成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也就采纳了,作为一步闲棋。唯一的区别,只是他对这一步没抱太大期望,不像袁绍那样几乎是把全部宝都压在张郃高览身上了。

  说句良心话,宋献策最后拿出这样的谋略,也绝对不算弱智了。毕竟他就是个说书先生,能比郭图那样的专业谋士做得更好,已经值得表扬。

  另外,宋献策用计过于依赖情报,也很喜欢分析情报细节,这也是他多年给人算命养成的职业病、路径依赖。

  算命先生就是靠注意细节、尽量抓住更多线索活命的。

  至于情报搜集以外的谋略智商,宋献策也只能说是比普通文官略强而已,但绝不是当世一流。

  这样一个人,天天盯着朝中眼线送来的钱粮情报、弹劾证据下判断,却遇到了沈树人这样一个“为了大明江山,倒贴钱做官”的奇葩,

  从头到尾没让地方配合一粒粮食、一个民夫、一条运粮船,也没强行逼着马士英配合他。

  这样大公无私的好官,宋献策就算再能送钱拉人下水、把崇祯的朝廷渗透成筛子,也依然会有情报上的误判。

  而别的大明好官无法这么干、沈树人却唯独偏偏能这么干的异能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