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虚实相济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划。等李自成慢慢消耗衰弱。”

  杨嗣昌听沈树人居然引用了自己当年提出的方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倒有些错愕,也不好意思生气了。

  毕竟人家那是尊重他,在贯彻他一贯的战略思路。

  杨嗣昌憋了一口气,许久才咳嗽着长叹:“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李自成实力暴涨,等得越久,他内部整合得越好,显然是越等越强了,如何还能越等越弱?”

  万元吉听杨嗣昌这样问,反而露出一个悠然神往的钦佩崇拜眼神,只是眼神的方向并不是朝着杨嗣昌,那是一种走神的悠然神往,是在佩服一个远方之人。

  “学生也是这么说的,可沈抚台说,让学生静下心来,回来好好看一看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以诸葛孔明之智,为何觉得‘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呢?就是因为上面这一段,诸葛亮知道刘备留给他的武将、精兵,那都不是益州一地所能出产的。

  而是刘备辗转天下数十年的积攒,其中有北方元从、有荆襄之士。等到季汉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后,想靠本地的人才来弥补北伐所需,只会渐渐不支、渐渐凋零。

  沈抚台对我说,李自成今日虽然暂时极盛,靠着杀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可他的由盛而衰也就此埋下了祸根。以后再拖下去,他的兵力只会越打越少,而道理是跟诸葛亮入蜀后的困局一样的。”

  杨嗣昌听到这儿,总算眼神都闪过了一丝光芒,似乎被拨云见日一般。他虽老,见识阅历还在,略一思忖,立刻抓到了沈树人的思想精髓:“他的意思是……”

  万元吉也没卖关子,直接转述报了答案:“沈抚台说,李自成今日能兼并到的这些人马,是他和各路流贼流窜陕甘豫川鄂皖晋各地,历时多年纠合起来的。

  虽号称三十万众以上,却不是河南一地能供养、裹挟。而自从他杀了罗汝才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会猜忌下属、以后也不会有同僚,他不可能再把部队化整为零出去、分权各处流窜了。

  这支三十万众的人马,只能有一个目标,一个领袖,跟着他李自成本人转,不能离开太远、自立根据。而往年流贼能养活那么多兵、有源源不断的从贼,靠的就是化整为零,从多省身上吸血。

  一旦拧到了一起,久则必衰!就跟诸葛亮窝在益州一样,以诸葛之才尚且如此,何况闯贼。”

  杨嗣昌琢磨了一下,彻底信服了这番真知灼见,并非沈树人擅长忽悠,而是他这番话确实有道理。

  流贼是没有经济制度的,就靠抢劫。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