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一波又起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选司的郎中吴昌时,历史上就是因为提前找内臣结交打探消息,几个月之后就会被崇祯杀了。

  多亏周延儒是人精,这点小瑕疵完美地就回避了过去。

  听完之后,他谨慎地斟酌道:“禀陛下,文官升迁,按说当由文选司核实考功,不过陛下垂询,臣也能依据成例,草拟一二。

  此战涉及文官,首功当属南京户部侍郎沈廷扬定策之功、筹建护漕水师。以救回官军一万五千人、歼灭真鞑两个甲喇的规模,便是升为南京户部尚书,亦不为过。

  不过据臣所知,现任南京户部尚书仇维祯,年已六十五岁,今年似乎本就到了退养之龄,不如等仇维祯告老致仕后,由沈廷扬接任其职。”

  崇祯听了,眉头一皱:“朝廷升赏,自然是核定完功勋后,便当立时升赏,岂可迁延?朝廷之信何在?”

  周延儒连忙补充:“陛下勿忧,此事也有成例可以借鉴——往年督师外放,节制数镇,便会加兵部尚书衔。如今,可先给沈廷扬加户部尚书衔。

  然加衔不等于实授。可派人好生劝勉抚慰,告知他今年仇维祯致仕后,就让他直接接任南京户部尚书。”

  崇祯想了想,这才点头:“行,那就先给沈廷扬加户部尚书衔,统筹督办东南数省漕粮、三饷、厘金等事务,为朝廷确保南方财源。”

  明朝的南北两京六部尚书,理论上享受的级别待遇都是一样的,只是实权上有天差地别。所以加尚书衔后,将来也是可以去南京接任的,这并没有冲突。

  崇祯和周延儒也是考虑到沈廷扬升官一样太快了,去年才当上南京的侍郎,这才刚刚一年马上就尚书,后面赏无可赏。再等仇维祯自然退休,拖个半年也好。

  搞定沈廷扬后,剩下就是郑成功了。

  郑成功容易办些,毕竟原本只是六品的海道提举、南京户部某司的主事级别。

  周延儒核算后,认为按照陈例,把击毙鞑子一名参领、击退孔有德的军功算到他头上,应当升任地方知府。

  而周延儒之前是收了沈树人、郑成功大笔金银的,还拿了沈家的“特许经营权”许诺,所以当然知道要在沈树人的辖区内,给郑成功找个府。

  好在沈树人辖区内的知府出缺、或是需要换人的情况,本就不少,周延儒很轻松就找到了两个选项,供皇帝直接定夺——

  其实,周延儒哪怕想只给一个选项、直接报答案,也不是做不到。但他会做人,希望皇帝更有掌控感,才给了两个。

  “陛下,湖广襄阳府,自去年张献忠偷袭、杀襄王贵王及当地官员,此后知府一直出缺,均由同知等官员协助抚台、佥都御史理政,臣以为,可将郑成功调任为襄阳知府。

  另郑成功出任漕运提举前,原职为湖广盐法道缉查、负责湖广与江西、南直往来商税厘金征收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