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敌84章 伟大的撤退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阵任意一侧骑射骚扰,即以全员火铳手通过甬道支援被敌骑袭扰一侧,以火器反击,迫敌骑不敢对射,只有冲上肉搏”。

  换言之,骑兵有机动性优势。双方都三千五百人一个营对打的时候,骑兵机动性高的一方就能把兵力集中到战阵的一侧、形成局部优势兵力以多打少。

  步兵机动性差,就只有以对敌那一侧的七百近战长枪兵和火铳手应敌,敌军冲上来肉搏时,火铳手还只能后退、单留下长枪兵扛线。

  也正因如此,东西方世界的兵法,在早期的长枪兵和火枪兵配比上,存在着惊人的一致——

  《纪效新书》认为两成火枪兵、八成长枪兵,是最优的。无独有偶,当时的早期西班牙大方阵,也觉得火枪长枪一比四,是最高效的黄金比例。

  后来随着火枪技术的改良、以及刺刀的出现,火枪兵和长枪兵的比例才渐渐变成一比一,甚至最后演变到全员火枪刺刀。

  火枪刺刀的出现,其实是降低了步兵对骑的近战能力,但大大强化了“逼着骑兵来跟步兵近战”的机会成本。

  这个朴素的道理,沈树人早就想明白了,

  郑成功原先还没想明白,但经过今天这一战,估计会彻底想明白的。

  而郑成功对面的鞑子骑兵军官们,怕是这辈子已经没机会想明白了。

  ……

  随着鞑子甲喇章京庸桂的战死,刚才的一番血战中,笔架山清军至少有一个多牛录的兵力,在最初的突袭中,被明军杀伤。

  这种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言的死磕,从来都是最血腥的。

  虽然后续的三个牛录已经回转,但加起来总兵力也已经不足四个牛录,加上之前本来就连年战损不满编,实际上也就才九百多骑。

  剩下的汉军旗蒙军旗杂兵,拢共凑了四五百,鞑子在笔架山港口的全军兵力,已经不满一千五百人。

  死了甲喇章京的骑兵部队,还出现了互不统属、缺乏全局统一指挥的问题。

  各个牛录军官的智商和兵法,也都不怎么高。

  这种级别的将领,基本上只知道严格执行上峰的命令、战术上把队伍带好、坚决猛打猛冲,全局战略压根儿不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数的清军骑兵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一贯的战术习惯,在阵前逡巡骚扰,瞅准一个空档就扑上去血腥肉搏,一旦发现敌军近战兵力准备充分,就拉开距离暂时后撤,重新寻找敌军薄弱之处。

  可惜这一次,他们压根儿没寻找到张名振和郑成功的薄弱之处。

  沈树人在黄州已经两年,去年年底还占了武昌大冶铁山,军工和工业都已蓬勃发展。去年他就可以凑出将近三千的火枪兵,如今只会更多。

  这次为了让张名振和郑成功能有把握对付鞑子,沈树人也是下了血本,这五千“家丁”,火枪配备率直接就达到了五成!而且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