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贬为普通骑兵。你们这一个普通水手出海的加赏,都能抵得咱夷丁突骑的月军了。”

  明末军队的军饷,也是两极分化很严重的。卫所军屯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克扣到一两成、自食其力都是正常操作。但家丁和精兵拿的钱,反而会比朝廷定额还要高。

  将领们也是知道的,到了打仗的时候,全靠这些少量的精兵和家丁卖命,朝廷定额的死工资可买不到死士的效忠。

  但也正因如此,养一个家丁死士需要数倍于正兵的军饷,银子总共就这么多,其他被放弃的种田兵被盘剥得就更厉害了。

  郑成功听了这些疑问,也乐于显摆沈家和他们家的条件优厚,很是得意地跟这些辽东苦哈哈宣扬:

  “这次是危险任务,才给那么多犒赏。但就算是平时,沈抚台麾下的兵,跟大明其余各省都不一样。

  如今朝廷在南方施行了厘金之法,去年我就是在湖广和江西交界截江设卡收厘金的。这些厘金有陛下特许,就在各省当地养兵。南方富庶之地商税充足,所以沈抚台的兵个个都能足额领饷,从不拖欠!

  普通兵丁二两一个月是必须的,水手要忍受风浪,还得会水性和操船,至少都是五两银子——

  其实不光沈抚台如此,南方跑海的哪个不得花这么多?我们郑家的商船水手也是五两每月,年底船跑得好、拉货得利多还有分红,干得好的水手一年不得赚个一百两!”

  臧世威和佟国章听了,也是一阵热血沸腾。包括旁边那些夷丁突骑,要不是受了吴三桂重用大恩,光是听这待遇都想考虑跳槽了。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相信,除了夷丁突骑以外,其他的关宁军将士,如果能逃得性命,绝对是经不起这样的优厚待遇的。

  辽西将门在山海关、宁锦经营了这么多年,盘根错节也养了不少死士。可架不住辽西这地方本身就穷,明末那么寒冷、连年灾害,再怎么搞也不可能自给自足。

  吴三桂能拉起死士,还不是靠崇祯给他的辽饷撑着。

  现在沈家一年做生意的收入,就能接近朝廷的“辽饷”总额了。郑家的收入,更是“辽饷”的三倍之多,比钱那绝对是碾压吴三桂的。

  船队就这样在夷丁突骑官兵们的怀疑人生中,航行了一天时间。

  傍晚时分,郑成功打算找地方看看能不能摸黑派出小船、靠岸让斥候侦查一下陆上情况。

  张国柱等人了解当地地势,就建议他到觉华岛以南的一个不知名小岛沙后岛附近靠岸。

  张国柱还帮着解说:“其实隆冬时节,我们吴军门就一直有关注关外敌情。当时渤海封冻,我们也没海船可用。我军就靠小股夷丁突骑,走陆路策马前出哨探。

  在这沙后岛、觉华岛等处,其实都有我军秘密留下的小股粮秣补给。虽然这些地方都已经被鞑子占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