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有动作,过分削弱湖广战场的防守兵力。

  另一方面,沈树人在湖广编练的部队,也就那些码头工人出身的士兵,水性还不错。而矿工、猎户、流贼老营等出身的士兵,很多连游泳都不会,抽调去海路作战只会帮倒忙。

  只挑水性好的士兵,也就没法弄到更多人。

  而且,这次沈家船队也算是主力齐出,当初漕运改海之前,沈家就有大海船近二百艘,按照崇祯的“五年改海”计划,五年内沈家要逐年多造海船、五年期满后达到八百艘大海船以上的规模,才能确保把绝大部分的朝廷漕粮都改走海路运完。

  如今这计划才进行到第三年初,沈家现在拥有的大海船总数,大约已经接近五百艘。

  沈廷扬分出一百多艘应急、日常维持运粮。其余三分之二,都被用来执行这次的任务,最终实际统计,动用的大海船达到了三百三四十艘之多。

  细算下来,每艘船平均配精干水手十五人、擅长水性的战兵十五人,总共是三十人,三百多条船,也动用了上万人,水手战兵各半。

  去的时候,会满载今年山海关等地守军一年所需的军粮。

  卸下军粮后,回程时如果时机合适,理论上每船还可以搭载七八十人、连带补给,直航返回苏州刘家港。那样就相当于能抢运回两万多人。

  如果遇到能救出更多人的极限情况,每艘船再额外装一百人出头,达到含水手在内总数一百五十人,也是可以的。

  只是补给会比较短缺,撑不到直接返航苏州,得在山东半岛上停靠、补充淡水和粮食。

  当然沈树人相信这个后手方案基本是用不上的。洪承畴手下困守最后三座孤城的部队,哪可能还有三四万之多?

  就算有,也不可能全救出来的。

  一旦救援第一座得手,另外两城的鞑子兵也肯定会警觉加强围困,不会再给机会的。

  ……

  沈家最舍得花的就是银子,所以这次出海执行任务,每人都给了至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战兵和水手都有。

  战兵当中,到时候会执行上岸接应任务的,再额外加五两。光这两笔开支,近万人的团队,直接就发出去十几万两。

  但相比于能救出一些大明精锐死忠为己所用,这点代价绝对是值的。

  十几万两还只是直接赏赐。在出发之前,沈树人也少不了给家在南直隶本地的水手,直接发些鱼、肉、粮油到家里,深谙后世国企发福利之精髓。

  直接给银子不显眼,十两的银锭一揣就看不见了。

  米肉油酒这些实物配套着发,再给家里几匹棉布,看起来就好很多,而且可以把出征者的家人个个都讨好到,让他们对出征的儿子、丈夫、父亲好好勉励,断绝后顾之忧。

  除了给家里发物资,启航前每天的酒肉犒赏也是免不了的,所有士卒在南京城外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