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哪儿看着都原始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吨钢,三万吨铁,这就是目前大明占领区能拥有的产能。

  而眼前这座大冶铁矿,按照宋明德统计的前一年数据,能产钢大约折合一千二百多吨,生熟铁六七千吨。

  占据了整个湖广地区钢铁产量的绝大多数,也占到了南方地区的三分之一,全国产能的近五分之一。

  长江以南的川、楚、吴三大区片里,大冶铁山的产能,就已经超越吴地的全部产能,仅仅低于四川的全产能(四川山区多,古代矿业勘探开采也多。平原农耕区矿产比较少)

  “年产二百万斤钢,一千万斤生熟铁,这么一块宝地,被左良玉在手上握了两年,居然都没练出天下强军,真是白瞎了。

  按照平均五斤铁料打造一柄兵刃来算,这一千万斤铁都拿来打兵器,两百万把刀枪都打造出来了。”

  沈树人了解完产能后,也是忍不住感慨,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啊。早知道不用他额外种田扩产都能有这么多老本,这两年要是交给他,早就能起飞了。

  当然账肯定不能这么算,沈树人也就大致随口一扯。

  宋明德比较较真,也从旁解释:“要打造兵器,不能用普通生熟铁,这一千万斤铁,也就是给百姓打造农具、工具、铁锅为主。

  湖广地域广大,江汉平原肥沃,一省之地就有一千多万人,还没算投献和隐户。每个百姓每年平均花一斤铁打造农具工具,这一千万斤就花完了。

  两百万斤钢,才是打造刀枪和其他重器的材料,打造过程中也会有损耗,全部铸刀枪的话,总能出五十万件吧,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还有铠甲是耗费钢铁的大户,一件好几十斤呢。重兵器耗的也多,十几万件重兵器就能把这些钢材花完了。

  左良玉坐镇武昌那两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比如今还强些。左良玉虽形同军阀,对地方民政的插手毕竟不如大人您现在这般如臂使指。他能从朝廷的手中欺瞒截获一小半钢铁为他所用,就很不错了。”

  不得不说,宋明德这番话,最后几句其实很没情商,一看就是每天跟理工科打交道,在人情世故上荒疏了——他说左良玉对地方经济的掌控不够如臂使指,这不摆明了说明沈树人现在的“军阀”属性,其实完全不比左良玉弱么。

  沈树人听完后,沉吟不语,稍微琢磨了一下,现在看来每年一千万斤的铁,是能满足日常民生需要的。自己将来再增产,应该重点搞高端、优质的钢材,而不是一味增加低质量生熟铁的数量。

  除非是将来有什么大兴土木、搞建设搞开发的需求,那才会有生熟铁的大笔新增需求。

  比如沈树人之前就看过原南京户部侍郎、现在已经去北京当户部侍郎的张国维的《吴中水利笔记》,当时在苏州修海塘,一次要损耗十几万斤铁的工具。

  大量的开采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