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笼络刘国能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用他做什么事,每天就自己看书做学问即可。

  偶尔沈树人有公文奏章要代笔,或者又想到什么点子、政治哲学理论,需要找个文笔好的组织成文,才让顾炎武捉刀。顾炎武这人天性也喜欢写文章,正好一拍即合。

  写出来的书,也都约定俗成有惯例了,一律署“沈树人著/顾炎武编修”。思想理论体系都是沈树人的,具体论证、引经据典文字润色,统统归顾炎武。

  而出这本书的目的,也很明显,沈树人就是打算把自己的政治推演能力发挥一下余热,那天跟方孔炤闲聊的所得,不写出来也是浪费。

  而如果能成功预言“将来李自成张献忠一定会比罗汝才、马守应危害更大”,等将来应验之后,天下读书人和武将肯定会对他的眼光远见高看一眼。

  要是还能预言“李自成和罗汝才、马守应联手后,李自成更容易杀害同僚兼并其部众”,并且提前揭示出其中底层逻辑,那将来神预言的程度,就直接爆表了。

  从此天下人在做“乱世之中该投谁”的决策时,肯定会更重视沈树人的意见,因为他能看穿兴衰,谁不想跟胜利者站在一起分赃啊?

  退一万步说,就算历史因为蝴蝶效应改变了,将来李自成没能再杀害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众。

  但只要沈树人这本书问世,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广为传播,那就能起到离间李自成、罗汝才、马守应的效果。反正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

  他做事就是这么日理万机。

  贺一龙还没死之前一个月、只是断定贺一龙必死无疑了,沈树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付下一阶段的对手了,有枣没枣先打它一杆子再说。

  这种气度落在属下文武眼中,对兵备大人的钦佩不禁又提升了几分,这是何等的智珠在握、藐视敌人啊。

  ……

  统一了手下人的思想后,就到了轻松愉快的分赃环节。

  贺一龙授首后的第二天,随着沈树人的军队把一部分战俘陆续看押运回后方。才算是为主力部队腾出了道路,沿着山谷行军到平靖关,顺利与刘国能部会师。

  平靖关是湖广与河南的交界,以后自然是由沈树人的部队驻扎。

  沈树人就在平靖关的城楼上,正式接见了来帮场子的刘国能,还准备了犒师的重礼。

  “刘总镇义薄云天,沈某在此谢过!你我联手作战月余,只因贺贼阻隔,今日方得一见,着实恨晚。”

  刘国能看上去都快四十了,脸上纹路深陷,短须如钢针,看到年轻的沈树人,他却丝毫不敢托大,明明是来帮忙的,还反过来一脸感激:

  “沈道台这是什么话!俺老刘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只知道做人要仗义、要快意恩仇。

  听说当初沈道台在御前奏对时,拼着被陛下罚为二甲末位,也要仗义执言、为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