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百万贯【加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十二月帖》1,米芾如痴如醉,坐在那幅宝帖面前,足足有一个时辰都没有动弹。

  阎氏饮宴回来,便是这幅情形。

  她虽然知道儿子向来是这副德性,但多少也有点儿心疼。当下叫过伴当,将今日的情形仔细问过一遍,知道已是在长庆楼吃过饭了,阎氏才稍稍放心。

  她嘱咐家中的侍从婢女,看顾小主人早些就寝。

  岂料阎氏一离开,米芾就起身,将书房的门“豁啦”一关,将从人都关在外面。

  米芾自己则立刻开始在书房里捣鼓。

  他先将《十二月帖》铺开,放在一边,然后从书柜深处抽出一叠纸张。这些纸张或深或浅,纸质与纹路各自不同。

  米芾将这每一张纸依次举至眼前,与手边的《十二月帖》依次核对,先比较纹路,然后是色泽,比较出比较像的纸张五六种,然后缩小范围,将这五六种纸张再次细细比较,最终挑选出一张最像的。

  “只有一次机会……”

  米芾告诉自己。

  临摹《十二月帖》的机会只有一次,只需成功,不能失败!

  随后,米芾陷入长时间对“十二月帖”的观摩与思考。

  他不住以手做笔,不断模仿着王献之的笔划和笔意,随着他手指的活动,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落笔之后的效果。

  米芾自幼就是这样练字的——谁让他的启蒙老师早年间卖给他五两银子一张的练字纸呢?

  待到将帖上每个字的笔意揣摩到位,字帖上每一个转折都练得圆转如意,米芾抬起头,揉揉酸胀的脖子,听听外面的更鼓——竟然已经是后半夜了。

  他盯着这张字帖,竟然不吃不喝地看了三四个时辰。

  少年人顿时抽出早先千挑万选,与原作纸张最为接近的那一张宣纸,放在手边,然后开始研墨。

  这种墨也是特制的。用这种墨写出的文字,正常晾干以后,字迹也会隐隐约约显出一点铜锈色,与历经数百年保存下来的古画古帖一模一样。

  米芾提笔,眼神却依旧盯着《十二月帖》原作,他的手虽未动,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将这张宝帖临摹了百遍千遍——

  至此,他已经完全理解了王献之写这幅字帖时的每一份心情。

  突然,米芾提笔,笔尖蘸饱了事先准备的墨汁,迅速向纸面点去——

  在这一刻,他似乎与数百年前的王献之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他就是王献之,王献之就是他米芾,借他米芾的手,重新写下这一幅传世千古的《十二月帖》……

  一笔书,一气呵成!

  最后一笔收起。

  米芾气喘吁吁,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

  临这一帖几乎耗费了他大部分心力,此刻想再动动手指头都难。

  但事情还没完,米芾搁笔,用手冲自己脸上额上扇着风,让自己额上的汗水赶紧晾干,然后就又去取出装裱字帖的材料与工具。

  他惯例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